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解析】

这是《论语》中的一句名言,意思是:一个君子在饮食上不求饱,在居处上不要求安逸,做事勤快敏捷,说话谨慎有分寸。遇到有道德的师长就虚心受教;这样,就可以称得上是好学的人了。这句话告诉人们一个道理:要想成为一个“好学”的人,就要从各个方面努力,做到求知无满足,谦虚好学,不耻下问,善于学习,不断进步。

【答案】

①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 食无求饱、居无求安:语出《周易·系辞上》:“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意思是:君子在安于现状时不要忘记危险的存在;在生活富足时不要忘记可能出现的灭亡,在安定的环境中不要忘记可能出现的变乱。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能因暂时的安逸和太平而放松警惕,更不能因为自己的地位和处境好就骄傲自满,忘乎所以。②敏于事而慎于言:敏于事:办事干练,反应敏捷;而慎于言:说话谨慎,言语得当。意思是:做事情要机灵,说话要慎重。③就有道而正焉:有道:有修养的贤人;正焉:改正错误。意思是:向有道德修养的人求教,改正自己思想上的错误。④可谓好学也已:已:停止。意思是说:这样做就可以称得上是一个好学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