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语之而不惰者,其回也与!”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把握诗歌内容要点和作者的情感态度的能力。此题考核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审清题干,确定答题方向,然后对诗歌进行通读理解,特别是要理解诗中重要词句的内涵,再结合试题要求对比理解,作答时力求语意通顺流畅,没有遗漏或错误别字。本题是一道考查学生鉴赏诗歌情感的试题,考生在回答此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如本题“请对下面这首诗逐句释义”,然后根据注释,逐句翻译诗歌,最后分析诗歌的情感。
子曰:“子罕言利与命。” (孔子说:罕言利与命)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说:吾十有五年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译文:
孔子说:“孔丘很少谈论利益和命运。”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三十岁确立自己的理想,四十岁不被问题所困扰,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到不同意见并且能正确对待,七十岁随心所欲而不越出道德法则。”
赏析:
这是一段孔子关于自己一生的自述,孔子一生勤学不辍,不断进取,他对于人生的各个阶段都有清晰的认识和定位,这表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境界。孔子强调的是“学而不厌”,即学习应该永不懈怠,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才能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而这种不断进取的精神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孔子站在河边感叹道:“逝去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流去。)
译文:
孔子在黄河边感叹说:“消逝的时光就像这河水一样啊?不分昼夜地向前奔流。”
赏析:
孔子的这段话表达了他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他感叹时光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然而,尽管时光易逝,但他依然珍惜当下,努力奋进。这表现了他的积极入世精神和乐观的人生态度。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曾子说:“作为士不能不意志坚定、毅力顽强;责任重大而道程遥远。把实现仁德看作自己的责任,这不也显得很重要吗?直到死才罢休,这不也显得道路很遥远吗?”)
译文:
曾子说:“作为士不能不意志坚定、毅力顽强;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把实现仁德看作自己的责任,这不也显得很重要吗?直到死才罢休,这不也显得道路很遥远吗?”
赏析: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的思想深受孔子的影响。这段话体现了曾子对于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念。他主张要有坚定的意志和毅力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挑战,同时要将实现仁德看作是自己的责任和使命。这种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