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

【注释】:

  1. 子谓颜渊曰:“惜乎!吾见其进也,未见其止也。”——《论语·子罕篇二十》
  • 子谓: 孔子称呼某人。
  • 颜渊: 孔子的弟子,名回,字子渊。
  • : 引出孔子的话。
  • 惜乎: 感叹词,表示惋惜之情。
  • 吾见其进也: 我见他进步了。
  • 未见其止也: 我没有见到他停止。
  1. 子曰:“好学近乎知矣。”——孔子说:“喜欢学习就接近于智慧了。”
  • 孔子: 指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 好学: 喜好学习。
  • 近乎: 接近,此处意为达到某种程度。
  • : 知识、智慧。
  1. 子曰:“笃志于学,力学不倦,可以语矣。”——孔子说:“坚定志向于学习,努力学习不感到疲倦,就可以告诉他了。”
  • 子曰: 孔子说。
  • 笃志于学: 坚定志向于学习。
  • 力学不倦: 努力学习不感到疲倦。
  • 可以语矣: 就可以告诉他了。
  1. 颜渊季路待。——颜渊和子路在等着。
  • 颜渊: 孔子的弟子,名回,字子渊。
  • 季路: 孔子的弟子,姓仲,名由,字子路。
  • : 等待。
  1. 子曰:“善人之道四,不善者止此夫!”《论语·子罕篇二十》
  • 子曰: 孔子说。
  • 善人: 品德高尚的人。
  • 道四: 四种方法或道路。
  • 不善者止此夫: 不善良的人只有这一种做法。
  1. 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孔子说:“犯了错误而不改正,就是真正的过错。”
  • 子曰: 孔子说。
  • 过而不改: 犯了错误却不改正。
  • 是谓过矣: 这就是真正的过错。
  1.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曾子说:“士不能不具有宏大、坚强的意志,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
  • 曾子: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参,字子舆。
  • 士不可以不弘毅: 士不能不具有宏大、坚强的意志。
  • 任重而道远: 责任重大而路途遥远。
  1. 子曰:“知及之,仁能守之,勿施于人。”——孔子说:“知道得很清楚,仁德就能守住它,不要把它施加给别人。”
  • 知及之: 知道得很清楚。
  • 仁能守之: 仁德就能守住它。
  • 勿施于人: 不要把它施加给别人。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子罕篇第二十一》中的一段对话。孔子与他的弟子颜渊、季路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孔子通过这段话传达了他的教育理念,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和持之以恒的精神。

孔子首先对颜渊和季路表示了对他们学习态度的认可,认为他们有进步但不满足,这种态度是非常值得赞赏的。他强调了“好学近乎知矣”的观点,即学习是接近智慧的关键。接着,孔子提出了一个关于学习方法的看法,认为坚定志向于学习并通过不懈努力可以达到一定的智慧水平。

颜渊和季路在等待孔子的回答,孔子用四个“善人之道”来总结他对道德修养的理解,强调了坚持正确道路的重要性。然后,他批评了那些犯错误却不改正的行为,认为这是真正的过错。最后,曾子引用了孔子的话,强调了士人应该具备的宏大和坚强的意志以及负责任的态度。同时,孔子也告诫我们不要轻易地将知识和仁爱施加给他人。

这首诗表达了孔子对于学习、道德和责任的深刻理解,同时也传递了他的教育理念和人生哲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