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译文】
孔子说:“宁武子,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他能够通达事理;当国家政治混乱时,他则保持愚钝。他的通达可以学习,但他的愚钝却学不到。”
【注释】
-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整理而成。其中《公冶长篇》是其中一篇。
- 公冶长篇:是《论语》中的一部分,共二十章,主要记录了孔子与弟子们的对话和思想。本文选自其中的第二十一章。
- 邦有道:指国家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 知:通达事理,即对事物的理解能力。
- 邦无道:指国家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代。
- 愚:保持愚钝,即不善于思考或不善于应对复杂问题。
- 可及:可以学习的。
- 不可及:无法学到的。
【赏析】
此诗通过孔子对宁武子的评论,揭示了一个深刻的人生哲理:一个人的聪明才智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当国家政治清明时,一个人应该能够通达事理,展现出自己的智慧和才华。然而在国家政治混乱、社会动荡的时代,一个人则需要保持愚钝,以适应时代的需要,避免被卷入政治斗争之中。这种观点体现了孔子对于人性和社会的深刻理解,也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的观察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