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原诗】
子曰:“我未见好仁者,恶不仁者。好仁者,无以尚之;恶不仁者,其为仁矣,不使不仁者加乎其身。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注释】
①好:喜爱。②尚:超过。③力:能力。④盖:通“盍”,何不。⑤之:指仁。
【译文】
孔子说:“我没有见过喜欢仁德的人,也没有见过厌恶不仁德的人。喜欢仁德的人,是没有谁能超过他的;厌恶不仁德的人,他实行的仁德,不让那些不仁德的人加害于自己身上。有没有人一天就能做到这样呢?我没有看见过力量不够的人。也许有这样的人吧,我没有看见过。”
【赏析】
这是一段很值得玩味的文字。孔子在《论语·里仁篇》中说:“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君子追求的是内心的道德修养,而小人只是满足于个人的私利。这里孔子又指出了两种不同的人。一是“善仁”之人,二是“恶不仁”之人。所谓“善仁”之人,即喜欢仁德之人,也就是内心真正有仁德的人。他们不会因为自己的仁德而受到伤害。所谓“恶不仁”之人,就是厌恶不仁德的人。这种人即使行仁也不会受到伤害,但他们会将这种仁德施加到别人身上去。这两种人都是孔子所赞赏的人。孔子认为,真正的仁德是无法比拟的,它比任何力量都要强大。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表面上,只做表面文章,那也是不好的。因此,孔子在这里告诫人们不要仅仅满足于表面的仁德,而要努力做到真正地实践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