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道理,小人追求的是私利。”
注释:
-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和思想。
- 里仁篇:指书中关于仁德修养的部分。
- 第十六章:指《论语》中具体的一章章节,这里特指这一章的内容。
- “子曰”:表示这是孔子说的话。
- “君子”与“小人”:分别指品德高尚的人和品质低下的人。
- “喻于义”与“喻于利”:喻,理解为明,理解。喻于义是指君子理解或领悟到的道理,喻于利是指小人追求的利益。
赏析:
这句话反映了孔子对君子和小人的区分。在儒家思想中,君子被理想化地描绘为有道德、有智慧、有责任感的人,而小人则被视为品质低下、自私自利的人。孔子在这里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并践行道义的人才能成为君子,而只看重利益的人则不能称为君子。这句话也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道德标准,即人应当追求高尚的道德品质,而不应仅仅追求物质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