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孔子说:“曾参,我的学说只有一个核心。”
曾参说:“是的,老师。”
孔子离开后,他的门生问道:“夫子之道是什么?”
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注释:
论语:这是一本记录了儒家思想的经典,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所著。
里仁篇:这是《论语》中的一篇,讨论了仁德的重要性。
第十五章:这是《论语》的某一章节的序号。
子曰:这里是对孔子的尊称。
参乎:这是对曾参的尊称。
唯:这里表示肯定或同意。
门人问曰:这里的“门人”是指孔子的学生们。
何谓也:这是一个疑问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什么是”。
译文:
孔子说:“曾参,我的学说只有一个核心。”
曾参说:“是的,老师。”
孔子离开后,他的门生问道:“夫子之道是什么?”
曾参说:“夫子的学说,就是忠和恕罢了。”
赏析:
这首诗是《论语·里仁篇》的第十五章,主要讲述了孔子的学说核心是忠和恕。在古代,忠和恕都是非常重要的道德观念。忠,是指对国家、对人民的责任和忠诚;恕,是指对他人的理解和宽容。这两种观念都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而孔子的学说则将这些观念具体化,提出了一个以“忠”和“恕”为核心的道德体系,即“仁”。这种道德体系的提出,对于后世的儒家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