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放于利而行,多怨。”

【注释】

论语:儒家经典《论语》中记载孔子的言行。里仁篇:是《论语》的一篇,主要讲述孔子对“仁”的阐释和实践。第十二章:指《论语》中的某一章节,具体位置可能有所不同。

【译文】

孔子说:“如果只是追求利益而行事,就会招来很多怨恨。”

【赏析】

本诗句出自《论语·里仁篇·第十二章》,是孔子对人们行善与否的一种警示。在这段话中,孔子明确指出了一种不良的行善方式,即只追求利益而行事的行为。这种行为虽然看似有善心,但实际上却会招来很多怨恨。

我们要理解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告诫人们要注重行善的方式和方法。他并不是反对行善,而是反对那种只追求利益而行事的方式。这种行善方式可能会让行善的人失去自己的初心,变得功利化、世俗化,最终失去了行善的本质意义。

我们要明白孔子的这句话是在强调道德的重要性。道德是一种内在的品质,是一种精神层面的修养。只有通过道德的约束和引导,才能让人们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如果只注重外在的利益,就可能会迷失自我,忘记了道德的重要性。

我们要认识到孔子的这句话是在提醒我们要学会辨别是非。在生活中,我们往往会被各种诱惑所困扰,很容易迷失方向。因此,我们需要学会辨别是非,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式。这样才能真正做到利己利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孔子的话告诉我们一个道理:行善需要注重方式和方法,不能只注重利益而行事;同时,也需要强调道德的重要性,不能为了利益而放弃道德的约束;最后,还需要学会辨别是非,选择正确的行动方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成为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