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不是自己的祖先却去祭祀,这是谄媚。见到正义的事情却不去做,这是没有勇气。”
译文:
孔子说:“如果不是你的祖先,你却要祭祀他,这就是谄媚;见到应该做的事情却不去做,就是缺乏勇敢。”
注释:
- 非其鬼:指的是不属于自己家族的人的祖先或神灵。
- 见义不为:见到应该去做的正义之事却不愿意去做。
- 无勇:这里指缺乏勇敢。
赏析:
孔子在论语中多次强调了道德修养的重要性,尤其是对“孝”和“勇”这两种品质的重视。他认为孝是做人的根本,是家庭和谐的基础,而勇则是面对困难和挑战时的勇气和决断力。
孔子在这里批评的是两种不道德的行为。第一种是祭拜不应该祭拜的祖先,这种行为是对祖先的不尊重,也是对自己行为的不负责任,是对道德规范的违背。第二种是见到应该去做的正义之事却不去做,这种行为缺乏勇气,不敢面对困难和挑战,也是对道德规范的违背。
这两个行为都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不足,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孔子强调的“孝”和“勇”,不仅是个人品德的体现,也是社会稳定和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每个人都能够做到“孝”和“勇”,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