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大败,将复之,恐不能胜,故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是之谓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

孟子曰:“不仁哉,梁惠王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不仁者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公孙丑曰:“何谓也?”

孟子解释说:“梁惠王因为土地的缘故,使得他的人民陷入战乱之中,遭受巨大苦难。当梁惠王的军队被击败后,他担心自己无法恢复昔日的荣光,因此决定牺牲他所宠爱的子弟来作为代价。这就是‘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的表现。”

注释:

  • 孟子: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
  • 梁惠王:春秋时期的魏国君主,姓姬,名罃,一作姬壬,谥号惠王,是战国四君子之一。
  • 仁者:指道德高尚的人。
  • 以其所爱及其所不爱:意思是用自己所喜爱的人来换取自己所不喜爱的人或物。
  • 公孙丑:战国时期齐国人,孟子的学生,与孟子讨论仁义之道。
  • 糜烂其民而战之:使百姓陷入战乱和困苦之中。
  • 驱其所爱子弟以殉之: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惜牺牲自己所深爱的子弟。
  • 是以:因此,表示因果。
  • 故:所以,表示目的。
  • 是之谓:这可以称之为。
  • 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也:用自己所不珍惜的东西来换取自己所喜爱的东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