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冬,及郑平。叔还如郑莅盟。
【传】十一年春,宋公母弟辰暨仲佗、石彄、公子地入于萧以叛。秋,乐大心从之,大为宋患,宠向魋故也。
冬,及郑平,始叛晋也。
诗篇
十有一年春,宋公之弟辰及仲佗、石彄、公子地自陈入于萧以叛。夏四月。秋,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冬,及郑平。叔还如郑莅盟。
译文:
11年春天,宋国国君的弟弟辰以及仲佗、石彄、公子地从陈国进入了萧邑并发动叛乱。夏季的四月。秋季的十月,宋国的乐大心也从曹邑来到了萧邑。冬季的十月,他与郑国达成了和谈协议。叔向回到郑国主持和谈并签订盟约。
注释:
- 经:古代中国儒家经典《春秋》中的“经”指的是《春秋》,这是一部记录周朝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编年体史书。
- 十一(十有一岁): 指周历的第十一年。
- 春:春季的三个月,即农历的一月至三月。
- 宋公:即宋平公,是当时的宋国国君。
- 弟辰:宋国的同母弟弟辰。
- 仲佗:宋国的另一位弟弟。
- 石彄:宋国的另一位弟弟。
- 公子地:宋国的一位公子。
- 自陈入于萧:从陈国进入萧邑。
- 入于萧以叛:在萧邑发动叛乱。
- 夏四月:夏季的第四个月。
- 秋:秋季。
- 宋乐大心自曹入于萧:宋国的乐大心从曹邑来到萧邑。
- 冬:冬季。
- 及郑平:到达郑国并与之达成和平协议。
- 叔还如郑莅盟:叔向返回郑国主持和谈并签订盟约。
赏析:
这首诗记载了春秋时期宋国内部的一些动荡事件。首先,宋公的弟弟辰、仲佗、石彄、公子地等因不满向魋的专权而从陈国来到萧邑发动叛乱。接着,乐大心又加入他们的行列,成为宋国的一个大患,这显然是因为他们受到了宠幸的缘故。最终,他们和郑国达成了和平协议,结束了这场冲突。通过这些描述,可以看出当时的政治局势是多么的复杂和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