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执厚葬久丧者言曰:“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道,夫胡说中国之君子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哉?”子墨子曰:“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昔者越之东,有輆沭之国者,其长子生,则解而食之,谓之“宜弟”;其大父死,负其大母而弃之,曰“鬼妻不可与居处。”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楚之南,有炎人国者,其亲戚死,朽其肉而弃之,然后埋其骨,乃成为孝子。秦之西,有仪渠之国者,其亲戚死,聚柴薪而焚之,熏上谓之“登遐”,然后成为孝子。此上以为政,下以为俗,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则此岂实仁义之道哉?此所谓便其习、而义其俗者也。若以此若三国者观之,则亦犹薄矣;若以中国之君子观之,则亦犹厚矣。如彼则大厚,如此则大薄,然则埋葬之有节矣。故衣食者,人之生利也,然且犹尚有节;葬埋者,人之死利也,夫何独无节于此乎?于墨子制为葬埋之法,曰:“棺三寸,足以朽骨;衣三领,足以朽肉。掘地之深,下无菹漏,气无发泄于上,垄足以期其所,则止矣。哭往哭来,反,从事乎衣食之财,佴乎祭祀,以致孝于亲。”故曰子墨子之法,不失死生之利者此也。

诗句:今执厚葬久丧者言曰:“厚葬久丧,果非圣王之道,夫胡说中国之君子为而不已、操而不择哉?”
译文:现在那些坚持厚葬和久丧的人说:“厚葬久丧,确实是不符合圣王之道的,他们为什么还坚持这样做呢?为什么不选择呢?”
关键词解释:

  • 厚葬久丧:指对死者的葬礼过于隆重和长久,耗费巨大。
  • 便其习:适应习俗。
  • 义其俗:符合风俗。
  • 操而不择:行为不加以选择,随意而为。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墨子对于厚葬久丧的批评。他认为这种做法违背了儒家倡导的节俭原则,是对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时,他也指出这种习俗并非源于真正的道德或宗教教义,而是一种无谓的奢侈和浪费。通过这首诗,墨子强调了节俭的重要性,提倡在生活和葬礼上都应该遵循节约的原则,反对过度消费和浪费资源的行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