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其为毋用若此矣。

是故子墨子曰:“乡者,吾本言曰: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计厚葬久丧,请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劝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若人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非仁也,非义也,非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沮也。是故求以富国家,甚得贫焉;欲以众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甚得乱焉;求以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纣、幽、厉之事,犹合节也。若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圣王之道也。”

今王公大人之为葬埋,则异于此。
【注释】:现在那些王公大臣们安葬死者的方式与这里不同。
【译文】:现在的王公大臣们在埋葬死者时,与这里的做法大不相同。

必大棺、中棺,革阓三操,璧玉即具,戈剑、鼎鼓、壶滥、文绣、素练、大鞅万领、舆马、女乐皆具,曰:必捶■差通,垄虽凡山陵。
【注释】:“必”意为“务必”,“大棺”、“中棺”意为较大的棺材,“革阓三操”指的是三个部分的棺椁,“璧玉”指用玉作为装饰品。“戈剑、鼎鼓、壶滥”等物指陪葬的兵器、乐器和酒器,“女乐”指陪葬的歌舞艺人。“曰:必捶■差通”,意味着他们强调一定要使丧事隆重。“垄虽凡山陵”意即即使是普通的山陵也显得非常隆重。
【译文】:务必使用大的棺材和中等的棺材,三层棺椁,并有玉璧玉佩等陪葬,还有戈剑、鼎鼓、壶滥、彩绣、粗布练衣、大腰带等陪葬用品,还一定要敲锣打鼓,让坟墓看起来非常壮观,即使是一般的山陵也是如此。

此为辍民之事,靡民之财,不可胜计也,其为毋用若此矣。
【注释】:“辍”意思是放弃或停止;“靡”通“靡”,意思是浪费、消耗;“胜计”是“胜于计算”之意;“毋”通“无”,意思是没有。
【译文】:这些做法是为了迎合百姓的奢侈欲望而耗费他们的财物,以至于难以计数,因此这样做是没有用处的。

是故子墨子曰:“乡者,吾本言曰: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计厚葬久丧,请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仁也,义也,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劝也;意亦使法其言,用其谋,若人厚葬久丧,实不可以富贫、众寡、定危、治乱乎?则非仁也,非义也,非孝子之事也!为人谋者,不可不沮也。”
【注释】:“子墨子”指的是墨子本人。
【译文】:所以墨子说:“刚才我说过,如果按照他的话,用他的计谋去考虑,想要用厚重的葬礼和长久的丧祭来使贫穷的人变得富有,使人口稀少的国家变得更加强大,或者通过这种方式来安定混乱的局面,实现国家的治理,那么这就是仁慈和正义,是孝子应做的事情。但是当别人采用这种做法时,我们就不能不劝阻他们。”

是故求以富国家,甚得贫焉;欲以众人民,甚得寡焉;欲以治刑政,甚得乱焉;求以禁止大国之攻小国也,而既已不可矣;欲以干上帝鬼神之福,又得祸焉。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而政逆之;下稽之桀、纣、幽、厉之事,犹合节也。若以此观,则厚葬久丧,其非圣王之道也。
【注释】:这里的“干”通“降”,意为祈求。“上稽之尧、舜、禹、汤、文、武之道”意即向上追溯到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治国的原则;“下稽之桀、纣、幽、厉之事”意即向下考察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的事情;“犹合节也”意即仍然符合当时的礼仪规定。
【译文】:如果我们追求的是让国家变得富裕,结果却是更加贫困;如果我们希望增加人口,却反而减少人口;如果我们想要通过严明的刑罚来治理国家,结果却是更加混乱;我们试图阻止强国攻打弱国,但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我们还希望通过祭祀上天鬼神来获得福运,结果却是灾祸连连。我们可以从古代帝王尧舜禹汤文王武王治国的原则和现代夏桀商纣周幽王周厉王的行为中看出,厚葬久丧并不是圣王的治国之道。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