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门长四十尺,其次三十尺,其次二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四十五尺。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军于左肩,中军置之胸,各一。鼓,中军一三,每鼓三、十击之,诸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

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城中吏卒男女,皆葕异衣章微,令男女可知。

诸守牲格者,三出却适,守以令召赐食前,予大旗,署百户邑。若他人财物,建旗其署,令皆明白知之,曰某子旗。牲格内广二十五步,外广十步,表以地形为度。

墨子 · 第六十九章 · 旗帜

城为隆,长五十尺,四面四门将,门长四十尺,其次三十尺,其次二十五尺,其次二十尺,其次十五尺,高无下四十五尺。

译文:城墙高大坚固,长约50尺,四面各有四个门卫守护,门宽40尺,次之的宽30尺,再次的宽25尺,再次的宽20尺,再次的宽15尺,最高的高达45尺。

注释:城为隆指的是城墙要高大稳固,能抵挡敌人的攻击;长五十尺指的是城墙的长度是50尺;四面四门将指的是在城墙的四周各设置一个门卫守护;门宽四十尺、次之的宽30尺、再次的宽25尺、再次的宽20尺、再次的宽15尺、最高高的高达45尺则是用来形容每个门卫的高度。

城上吏卒置之背,卒于头上;城下吏、卒置之肩,左军于左肩,中军置之胸,各一。鼓,中军一三,每鼓三、十击之,诸有鼓之吏,谨以次应之;当应鼓而不应,不当应而应鼓,主者斩。

译文:城门守卫人员站在城墙上面,士兵则站在下面,左右两军分别在各自的肩膀上。每面城墙上有三个鼓,每个鼓发出三次或十次声音的时候就会敲一次,所有听到鼓声的官员都应该依次做出回应;如果听到鼓声不应当回应,却做出了回应,那么主官将会被斩首。

注释:城上吏卒置之背指的是在城墙上面守卫的人员;卒于头上则是指守卫的士兵。城下吏、卒置之肩指的是在城下的官吏和士兵;左军于左肩表示左军的官兵在左边肩膀上;中军置之胸指的是中央的军队在胸前。每面城墙上有三个鼓,每面城墙上的三个鼓发出的三次或十次声音就会敲响一次。听到鼓声的官员应该依次作出回应。如果听到鼓声不应当回应却做出了回应,那么主官将会被斩首。

道广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其井,置铁■。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

译文:道路宽阔三十步,在城墙下两旁台阶的地方各有两座,其中有一个井,放置了铁蒺藜;在道外面设置了屏障,三十步的距离形成一个圆圈,高度达到一丈。用于居住民户的地方,墙的高度要超过十二尺;街道环绕的道路必须设置门,门由两个人看守;如果没有信符,不要通行,不听命令的人将被斩首。

注释:道广三十步指的是道路宽度为三十步;于城下夹阶者各二指的是在城墙下面的两边台阶的地方各有一座;其井,置铁蒺藜则是指在井旁设置了铁制的刺人工具;于道之外为屏,三十步而为之圜,高丈指的是在道路的外侧设置了屏障,三十步距离形成了一个圆圈,高度达到了一丈;为民圂,垣高十二尺以上意味着用于居住的民房的围墙高度超过十二尺;巷术周道者,必为之门,门二人守之则是指街道环绕的道路必须设置门,门由两个人看守;非有信符,勿行,不从令者斩则是说如果没有信符就不得通行,不服从命令的人将被斩首。

城中吏卒男女,皆葕异衣章微,令男女可知。

译文:城中的官吏和士兵都穿着不同颜色的衣物和标志,以便让人们能够分辨出谁是男性谁是女性。

注释:葕异衣章微则指的就是让不同的人们穿上不同的衣服和带上不同的标志,以此来区分男人和女人。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