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蜩与学鸠笑之曰:「我决起而飞,抢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之二虫又何知!

诗句逐句释义:

  1.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 北冥是北方的深广之地,这里居住着一种巨大的鱼,它的名字叫做鲲(音kūn)。
  1.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 鲲非常大,以至于无法准确测量它有几千里长,当它变化成鸟时,它的名字叫做鹏。
  1.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 鹏的背上同样巨大无比,难以丈量其长度,而且它愤怒地飞起时,翅膀展开如同悬挂在天空中的云朵。
  1.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这种鸟,当大海发生海啸时,就会迁往南冥(音níng,意为南方的大海)。
  1. 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 南冥指的是南方的大海,《齐谐》是一部记载奇异之事的书籍,书中记载了鹏迁徙的故事,其中提到鹏振翅高飞时激起的水花高达三千里,并且直冲九万里高空,飞行的距离和速度令人难以置信,而它的出发时间正是六月时节。
  1.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 这是说,天空中的云气如同奔跑的野马,纷飞的尘埃,以及生物们呼出的气流相互碰撞。
  1.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 这是说,天空是多么广阔,它的颜色是否纯正呢?它虽然遥远但并没有达到极限吧?
  1.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 这是说,从高处向下看,也是这样的吧。
  1.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 这是说,如果水的积聚不够深厚,那么它就无法承载大船的重量。
  1.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 这是说,如果在低洼处的堂前倒一杯水,那么小草就可以做成小船,将杯子放在水中就粘住了,这是因为水浅而小草的船却很大。
  1.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 这是说,如果风的力量不够大,那么它也无法承载巨鹰的大翅膀。
  1.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 这是说,当风力足够强大到足以支撑九万里高空中飞行时,才能让风势更加强劲;只有当鹏背负着青天,没有被任何障碍阻挡时,才能够开始向南飞翔。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大鹏由北冥向南方迁移的场景,通过夸张的艺术手法展现了大鹏强大的力量和自由的精神境界。诗中运用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北冥”与“南冥”分别象征着广阔无垠的海洋和神秘的天界,“齐谐”则是古代传说中的一部记载奇异故事的书籍。整首诗充满了浪漫主义的色彩,通过对大鹏的描述,展示了庄子对于自由、超越和无限可能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