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回朕车以复路兮,及行迷之未远。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修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高余冠之岌岌兮,长余佩之陆离。芳与泽其杂糅兮,唯昭质其犹未亏。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

【注释】

(1)“悔”,后悔。

(2)“相”,观察、考察。

(3)“道”,指《诗经》。

(4)“延伫”,长留,久留。

(5)“反”,返回。

(6)“余马”,我的马。

(7)“兰皋”,地名,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

(8)“椒丘”,地名,在今河南修武县西北。

(9)“离”,通“罹”,遭受。

(10)“服”,衣服,这里指丧服。

(11)“制”,做。

(12)“芰荷”,即蔎荷,一种水草。

(13)“芙蓉”,荷花。

(14)“不吾知”,不了解我。

(15)“亦已”,已经,罢了。

(16)“苟”,如果。

(17)“情”,情志。

(18)“高”,高耸。

(19)“陆离”,“瑇瑁”的异体字,形容佩玉光彩斑斓。

(20)“昭质”指人的本性,没有改变。

(21)“忽”,忽然。

(22)“反顾”,回头看。

(23)“游目”,环视四周。

(24)“纷”,“缤”,同义复词,繁多的意思;“纷”,“缤”,同义复词,众多的意思;“纷”,繁多的样子。

(25)“章”,彰明;显著。

(26)“民”,百姓。

(27)“常”,常态。

【赏析】

《离骚》是屈原的政治抒情诗,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浪漫主义的诗人之辞,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离骚》全诗共240句,2437字,分为上下两大部分。上部分从开篇到“遂古之初,谁传道之?……余不忍为此态也。”为第一部分,下部分从“余不忍为此态也”到“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为第二部分。

此诗是屈原借以抒发他的政治抱负和个人遭遇的忧愤之情的作品。它反映了作者因遭贵族排挤而感到痛苦和不平,表达了对楚国和人民前途的关怀以及对自己命运的感慨。作品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此诗运用大量神话传说和想象,创造了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幻想世界,表现了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真理的思想感情。全诗语言博大精深,气势恢宏瑰丽。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