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公使华元来聘。
夏,宋公使公孙寿来纳币。纳币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
秋七月,天子使召伯来锡公命。其称天子何?元年春王正月,正也,其馀皆通矣。
冬十月癸卯,杞叔姬卒。
晋侯使士燮来聘。
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人、邾娄人伐郯。
卫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
◇成公九年
春王正月,杞伯来逆叔姬之丧以归。杞伯曷为来逆叔姬之丧以归?内辞也,胁而归之也。
公会晋侯、齐侯、宋公、卫侯、郑伯、曹伯、莒子、杞伯同盟于蒲。公至自会。
二月,伯姬归于宋。
夏,季孙行父如宋致女。未有言致女者,此其言致女何?录伯姬也。晋人来媵。媵不书,此何以书?录伯姬也。秋七月丙子,齐侯无野卒。
晋人执郑伯。晋栾书帅师伐郑。

诗句及译文

春秋时期成公时期历史事件与文化影响

  1. 诗词原文及翻译
  • 宋公使华元来聘(《春秋左氏传》)
  • 晋杀其大夫赵同、赵括(《春秋左氏传》)
  • 杞叔姬卒(《春秋左氏传》)
  • 成公九年
  1. 注释与解析
  • 内辞也,胁而归之也(《春秋左氏传》)
  • 录伯姬也(《春秋左氏传》)
  1. 赏析
  • 春秋早期政治动荡,诸侯国间频繁战争与结盟,反映了当时国家间的复杂关系。
  • 诗歌中通过描述人物行动和事件背景,展现了当时社会风俗和文化传统。
  1. 相关作品介绍
  • 《春秋左氏传》: 中国古代重要历史文献,记录春秋时期各国重大事件与历史变迁。
  • 《左传》: 儒家十三经之一,对后世史学研究与文化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1. 历史背景与现实联系
  • 分析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探讨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和启示。
  • 结合春秋时期的典故,思考现代国际关系的演变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