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丑,公会晋侯、卫侯、郑伯、曹伯、宋世子成、齐国佐、邾娄人同盟于戚。晋侯执曹伯归之于京师。公至自会。夏六月,宋公固卒。楚子伐郑。秋八月庚辰,葬宋共公。
宋华元出奔晋。
宋华元自晋归于宋。
宋杀其大夫山。
宋鱼石出奔楚。
冬十有一月,叔孙侨如会晋士燮、齐高无咎、宋华元、卫孙林父、郑公子鳅、邾娄人会吴于钟离。曷为殊会吴?外吴也。曷为外也?《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王者欲一乎天下,曷为以外内之辞言之?言自近者始也。
许迁于叶。
◇成公十六年
春王正月,雨木冰。雨木冰者何?雨而木冰也。何以书?记异也。
夏四月辛未,滕子卒。
郑公子喜帅师侵宋。
六月丙寅朔,日有食之。
晋侯使栾□来乞师。
甲午晦。晦者何?冥也。何以书?记异也。晋侯及楚子、郑伯战于鄢陵,楚子、郑师败绩。败者称师,楚何以不称师?王痍也。王痍者何?伤乎矢也。然则何以不言师败绩?末言尔。
诗句原文:
成公六年春王正月,雨木冰。
【赏析】:
这段文字描述了一个自然现象——春雨中出现了冰块,这在古代文学中通常与天气异常相关。这种描述不仅展示了季节变化,还暗示了可能的政治或社会动荡。诗中提到的“成公六年”是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厉公的名字,此年有多个重要事件。例如,宋国公子喜曾率军侵扰宋国,而郑国则在鄢陵之战中败给了楚庄王。
译文与注释:
《左传·成公六年》记载了多起重大事件,其中包括晋国和楚国之间的战争、各国间的军事行动以及一些政治变动。例如,“立武宫”可能是为了庆祝某位君主的加冕或重要的国家仪式。此外,还有关于郑悼公向晋国求和的描述:“郑伯如晋拜成”,表明郑国在寻求外交上的支持和解决争端。
成公六年不仅是一个历史年份,它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之一,涉及了许多复杂的政治、军事和社会问题。通过这段简短的文字,我们可以窥见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政治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