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

公会吴于橐皋。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运。

宋向巢帅师伐郑。

冬十有二月,□众。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哀公十三年

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

夏,许男戌卒。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何以称子?吴主会也。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其言及吴子何?会两伯之辞也。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曷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重吴也。曷为重吴?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

楚公子申帅师伐陈。

于越入吴。秋,公至自会。

晋魏多帅师侵卫。此晋魏曼多也。曷为谓之晋魏多?讥二名,二名非礼也。

诗句及译文

  1. 夏五月甲辰,孟子卒。孟子者何?昭公之夫人也。其称孟子何?讳娶同姓,盖吴女也。
    注解:
  • 孟子: 昭公的夫人。
  • 孟子: 指孟子这个人。
  • 讳: 古代避讳习俗,避免提及与自己相关的人名或事物。
  • 娶同姓: 指的是娶了与自己同一姓氏的女子。
  • 盖: 表推测、推断。
  • 吴女: 指吴国的女子。

译文:
在夏季的五月初四日,孟子去世了。孟子是谁呢?他是昭公的夫人。为什么用“孟子”这个词来称呼他呢?因为为了避免和昭公同名,所以用“孟子”作为别称。这个称呼是针对吴国的。

  1. 公会吴于橐皋。
    注解:
  • 会: 诸侯之间的会盟。
  • 橐皋: 地名,位于今安徽省亳州市境内。

译文:
在夏季,哀公和吴王在橐皋举行了一次会面。

  1. 秋,公会卫侯、宋皇瑗于运。
    注解:
  • 秋: 季节名,秋季。
  • 运: 地名,不详其具体位置。

译文:
秋季,哀公和卫侯以及宋皇瑗在运地会面。

  1. 宋向巢帅师伐郑。
    注解:
  • 向巢: 人名,宋国的一位将领。
  • 帅师: 率领军队。
  • 伐: 攻打。
  • 郑: 古国名,即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

译文:
宋国的将领向巢率军攻打了郑国。

  1. 冬十有二月,□众。何以书?记异也。何异尔?不时也。◇哀公十三年
    注解:
  • □众: 表示某种情况或事件引起众人的关注。
  • 何以书?: 表示根据什么事情记载下来。
  • 记异: 记录奇异的事件或现象。
  • 何异尔?: 是什么意思呢?
  • 不时: 不合时宜,不适宜在这个时候发生。
  • ◇哀公十三年: 标明这段文字出自《春秋》,是第12年的一个段落。

译文:
冬季的十二月,发生了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这件事情被记录下来是为了记录奇异的事件。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这件事不合时宜。

  1. 春,郑轩达帅师取宋师于嵒。其言取之何?易也。其易奈何?诈反也。
    注解:
  • 轩达: 人名,郑国的一名将领。
  • 嵒: 地名,不清楚具体地点。
  • 取之何?: 为什么取得宋师?
  • 易: 容易。
  • 诈反: 欺骗对方,反过来攻击对方。
  • 其易奈何?: 那为什么那么容易呢?

译文:
春季,郑国的轩达率领军队从嵒这个地方进攻了宋军。为什么会这么容易呢?是因为采取了诈败的策略反过来攻击宋军。

  1. 夏,许男戌卒。
    注解:
  • 许男戌: 人名,许国的一名男子。

译文:
夏季,许国的男性公民戌去世了。

  1. 公会晋侯及吴子于黄池。吴何以称子?吴主会也。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其言及吴子何?会两伯之辞也。不与夷狄之主中国,则曷为以会两伯之辞言之?重吴也。曷为重吴?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
    注解:
  • 会: 诸侯间的聚会。
  • 黄池: 地名,位于今天的安徽省合肥市附近。
  • 吴何以称子?: 为什么称吴王为“子”?因为吴国主持了这次会面。
  • 吴主会则曷为先言晋侯?: 因为吴国是主宾,所以先提到晋侯。
  • 不与夷狄之主中国也: 不应该让夷狄的国家主宰中国的事务。
  • 其言及吴子何?: 那么吴王说的话有什么含义?
  • 会两伯之辞也: 这是两个霸主之间的对话。
  • 重吴也: 这表示吴王的重要性被重新强调。
  • 曷为重吴?: 那么为什么要重提吴王?
  • 吴在是则天下诸侯莫敢不至也: 如果吴国在这里,那么没有哪个诸侯敢于不来参加这次聚会。

译文: 在这次会见中,吴王被称为“子”,因为他是此次会议的主办者。既然吴国是主宾,所以首先提到了晋侯。为什么不把其他国家的主宾提到前面?因为这不符合礼制,不应该让夷狄的国家主宰中国的事务。吴王的话有什么含义?这是两个霸主之间的对话。为什么要再次强调吴王?因为吴王在那里的话,就没有哪个诸侯敢不来参加这次聚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