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曹羁者何?曹大夫也。曹无大夫,此何以书?贤也。何贤乎曹羁?戎将侵曹,曹羁谏曰:「戎众以无义。君请勿自敌也。」曹伯曰:「不可」。三谏不从,遂去之,故君子以为得君臣之义也。赤归于曹郭公。赤者何?曹无赤者,盖郭公也。郭公者何?失地之君也。
◇庄公二十五年
春,陈侯使女叔来聘。
夏五月癸丑,卫侯朔卒。
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日食则曷为鼓用牲于社?求乎阴之道也,以朱丝营社,或曰胁之,或曰为暗,恐人犯之,故营之。
伯姬归于杞。
秋,大水,鼓用牲于社于门。其言于社于门何?于社礼也,于门非礼也。
冬,公子友如陈。
◇庄公二十六年
公伐戎。
夏,公至自伐戎。
曹杀其大夫。何以不名?众也。曷为众杀之?不死于曹君者也。君死乎位曰灭。曷为不言其灭?为曹羁讳也。此盖战也,何以不言战?为曹羁讳也。
以下是对《左传》庄公(元年~三十二年)中的若干句子的赏析:
- 大水:
- 冬,戎侵曹,曹羁出奔陈。
- 曹国在冬季遭遇戎人的入侵,导致大夫曹羁不得不逃离国家,前往陈国避难。
- 战乱:
- 秋,大,鼓用牲于社。
- 秋季,举行盛大的祭礼并使用祭祀用的牲口进行酬神。
- 夏四月,庚辰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 夏季,四月一日出现日食,因此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明保佑。
- 记载:
- 曹,无大夫。
- 曹国没有大夫这样的官职,这可能反映出当时政治上的某种特殊状况。
- 战争:
- 五月癸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 五月初一发生日食,因此举行祭祀活动以求吉利。
- 礼仪:
- 夏六月辛未朔,日有食之,鼓用牲于社。
- 夏季六月初一日出现日食,因此举行祭祀活动以祈求神灵的庇护。
- 逃亡:
- 公子友如陈。
- 公子友离开自己的封地陈国前往他国的行迹。
- 避祸:
- 曹伯射姑卒,世子未逾年,故称名;曹君卒,不称君,故不书曹君,而曰曹羁。
- 曹伯射姑去世时,世子曹羁尚未成年,因此只称其名而不称其爵位;曹君去世时,由于曹羁尚未即位,因此不称曹君为“曹君”,而是直接写作“曹羁”。这一记载体现了当时的政治现实和对曹羁的特殊地位的认可。
- 流亡:
- 曹羁出奔陈,赤归于曹郭公。
- 曹羁逃离国家后前往陈国避难,而曹国的僖公则返回本国。
这些句子不仅展示了《春秋左传》中记录的详细事件和人物动态,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历史事件的深刻理解和评价。通过对这些文本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的社会关系、政治制度以及文化价值观,从而更好地把握历史的发展脉络和社会变迁的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