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公三十一年
春,取济西田。恶乎取之?取之曹也。曷为不言取之曹?讳取同姓之田也。此未有伐曹者,则其言取之曹何?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也。晋侯执曹伯班其所取侵地于诸侯,则何讳乎取同姓之田?久也。
公子遂如晋。
夏四月,四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曷为或言三卜?或言四卜?三卜礼也,四卜非礼也。三卜何以礼?四卜何以非礼?求吉之道三。禘尝不卜,郊何以卜?卜郊非礼也。卜郊何以非礼?鲁郊非礼也。鲁郊何以非礼?天子祭天,诸侯祭土。天子有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诸侯山川有不在其封内者,则不祭也。曷为或言免牲?或言免牛?免牲,礼也,免牛,非礼也。免牛何以非礼?伤者曰牛。三望者何?望祭也。然则曷祭?祭泰山河海。曷为祭泰山河海?山川有能润于百里者,天子秩而祭之。触石而出,肤寸而合,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泰山尔。河海润于千里。犹者何?通可以已也。何以书?讥不郊而望祭也。
”`
译文:
春,秦国人入侵了济西的田。为什么要取这些田呢?是因为这是从曹国取走的。为什么不明确地说是从曹国取走的呢?是为了避讳,因为同姓不能相互夺取对方的土地。但是还没有讨伐曹国的,却说要从曹国取土,这是为什么?晋国的国君把曹国国君班抓来,说他从诸侯那里取得了在边境侵掠的土地。为什么说这是在边境侵掠的土地呢?这是因为晋侯抓住了曹伯班,并且指责他窃取了诸侯所应得的地盘。那么,为什么还要避讳同姓之田呢?这是因为很久以来都是这样做的。
公子遂到晋国去。
夏四月,四次占卜郊祀都没有得到允许,就停止了祭祀的牺牲,还是举行三望仪式。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或四次卜筮?三次或四次卜筮有什么礼法呢?为什么说是求吉之道?只有三次或四次卜筮才是礼法。那为什么要进行三次或四次卜筮呢?因为这样做不符合礼法。那为什么说进行三次或四次卜筮是符合礼法的呢?因为鲁国有不遵守郊祀礼仪的情况。那为什么说鲁国有不遵守郊祀礼仪的情况呢?因为天子祭天,诸侯祭其封内的土地。天子有各种事情都可以通达,但诸侯祭祀山川,有不在自己封国内而需要祭拜的,就不祭拜。那为什么有时说是停止祭祀牺牲,有时说是停止祭祀牛呢?停止祭祀牺牲是合乎礼仪的,停止祭祀牛就不合乎礼仪了。那为什么停止祭祀牛就不合乎礼仪了呢?因为伤了牛。那为什么说是望祭呢?望祭是用来祭祀山川的。既然如此,那为什么不祭祀泰山河海呢?山川中有能够润泽百里的,天子要赐给他以爵位然后祭祀它。如果石头被碰裂后能流出泉水,肌肤被接触后能愈合的,不用一早晨就能遍天下降雨的地方,只有泰山是这样的吧。至于河海,之所以能润泽千里,也不过是因为它们可以通达罢了。为什么说是可以通达呢?那是因为它们与天地相通,所以万物都可以润泽千里。这是什么原因呢?只要可以通达就可以祭祀了。
注释:
秦军过成周王城北门,战车上除御者以外,车左、车右都脱去头盔下车致敬。随即跳上车去的有三百辆战车的将士**
晋国人在成周王城的北门接待郑国商人弦高时,弦高的迎接方式非常讲究。他让随行的仆人提前做好准备工作,并亲自出马,为进入城门的秦国军队准备了十二头牛作为犒赏。** **
公羊高 - [秦] 僖公元年春王正月,公何以不言即位?继弑君,子不言即位。此非子也,其称子何?臣子一例也。齐师、宋师、曹师次于聂北,救邢。救邢救不言次,此其言次何?不及事也。不及事者何?邢已亡矣。**
《左传·僖公》记载了许多关于晋国和郑国之间的外交关系和政治冲突。例如本文中的“公如齐”一章,描述了晋国国君在一次重要的外交场合中访问齐国的情景,以及随后的一系列政治行动和事件的发生。这段历史记录不仅反映了当时的政治格局和外交策略,还揭示了晋国国君在处理国际关系时的复杂性。
赏析:
《左传·僖公三十三年》是一部记录春秋时期晋国政治活动的经典文献。该篇主要叙述了晋国国君在特定历史时期的外交行动及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深入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政治局势以及晋国国君的策略和意图。
文章开头提到的“取济西田”,实际上是指晋国国君在一次军事行动中占据了曹国一部分领土。这种行为在当时被视为对曹国的侵犯,因此引发了一系列的政治和外交反应。文章通过具体的历史事实和详细的描述,为我们展示了当时复杂的国际关系和政治动态。
文章还涉及到了“祭泰山河海”的礼仪问题。在古代中国,祭祀是国家大事之一,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尊严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对于某些特殊的地点,如泰山和河海,需要进行特殊的祭祀仪式。文章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和阐述,使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古代中国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
整篇文章的语言表达也非常精炼和生动。作者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将抽象的政治事件形象化、具体化,使得文章更具可读性和感染力。同时,文章中还融入了一些历史文化知识,使得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不仅能了解到具体的史实信息,还能增长知识见识。
通过这篇文献,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思考现代政治外交的问题。虽然时代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一些基本的政治理念和道德原则仍然具有普遍的适用性。例如,尊重他人领土主权、维护国家利益和尊严、遵循一定的礼仪规则等,都是我们应该坚持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