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

这首诗是一首悲愤诗,通过描述董卓乱政、人民遭受苦难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混乱、人民痛苦的深深忧虑和愤怒情绪。下面逐句进行解读:

  1. 汉季失权柄,董卓乱天常。(汉末政权衰败,董卓作乱天下。)
  2. 志欲图篡弑,先害诸贤良。(他们心怀野心,先杀害了那些贤能之人。)
  3. 逼迫迁旧邦,拥主以自彊。(被迫迁移到旧国,依靠自己力量来壮大实力。)
  4. 海内兴义师,欲共讨不祥。(国内兴起义师,想要共同讨伐这种邪恶之事。)
  5. 卓众来东下,金甲耀日光。(董卓的军队来到东部,金光闪闪映照着太阳。)
  6. 平土人脆弱,来兵皆胡羌。(平原上的人脆弱不堪,来攻的胡人羌族士兵。)
  7. 猎野围城邑,所向悉破亡。(在野外打猎,包围并摧毁城池,无一幸免。)
  8. 斩截无孑遗,尸骸相掌拒。(斩断敌人,没有留下一个人,尸体堆积如山。)
  9. 马边县男头,马后载妇女。(战马旁边是县里男子的首级,马后载着妇女。)
  10. 长驱西入关,迥路险且阻。(大军长驱直入关中,道路险恶而难以通行。)
  11. 还顾邈冥冥,肝脾为烂腐。(回头望,天地之间一片迷茫,肝脾都烂掉了。)
  12. 所略有万计,不得令屯聚。(拥有的物资数量巨大,但无法让百姓安心安居。)
  13. 或有骨肉俱,欲言不敢语。(有人与家人同在,想说却不敢说出口。)
  14. 失意几微间,辄言毙降虏:(在极度痛苦中,有时甚至说出“杀我吧”这样的话。)
  15. “要当以亭刃,我曹不活汝!”(我要用剑杀死你,你们这些贼寇!)
  16. 岂复惜性命,不堪其詈骂。(哪里还在乎自己的性命,忍受不了他们的辱骂。)
  17. 或便加棰杖,毒痛参并下。(有时就给他们施以杖刑,毒打的痛苦让人痛苦不已。)
  18. 旦则号泣行,夜则悲吟坐。(早上则号啕大哭地行走,夜晚则坐着哭泣。)
  19. 欲死不能得,欲生无一可。(想要死去却做不到,想要活着却没有希望。)
  20. 彼苍者何辜,乃遭此厄祸。(苍天啊,你有什么罪过,竟遭遇如此灾难?)
  21. 边荒与华异,人俗少义理。(边远的荒漠和中原不同,那里人们风俗简朴,缺少仁义。)
  22. 处所多霜雪,胡风春夏起。(这里地处寒冷,经常有霜冻和雪花,春天和夏天胡人吹来的风刺骨。)
  23. 翩翩吹我衣,肃肃入我耳。(冷风吹来,飒飒作响,穿进我的衣襟,又进入我的耳朵。)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董卓乱政时期,朝廷腐败无能,民不聊生的景象。诗人以强烈的感情色彩和鲜明的对比手法,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全诗语言生动形象,情感强烈,具有很强的感染力。通过对董卓乱政、战争残酷、人民生活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黑暗、人民疾苦的现实,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和对人民的同情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