势家多所宜,咳唾自成珠。
被褐怀金玉,兰蕙化为刍。
贤者虽独悟,所困在群愚。
且各守尔分,勿复空驰驱。
哀哉复哀哉,此是命矣夫。

【注释】

(1)鲁生歌:即《鲁颂》,是古代鲁国的乐歌。

(2)势家多所宜:指富贵人家的子弟往往受到良好的教养。

(3)咳唾成珠:形容人说话时吐沫星儿像珍珠一样,比喻言辞犀利,能言善辩。

(4)被褐怀金玉:身穿粗布衣服而怀抱珍宝。《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载:“齐侯妻之二姬,其一人见之,泣涕于室,不忍与之言。”这里的“一”应为“二”。

(5)兰蕙化为刍:兰花和蕙草被烧当柴烧了。比喻有才能的人不能得到重用。

(6)贤者虽独悟:贤者虽然有独到的见解,但未必能解决眼前的困难。

(7)所困在群愚:困扰自己的不是愚蠢,而是众人的无知。

(8)且各守尔分:暂且各自坚守本分吧。

(9)哀哉复哀哉:唉!真是又可悲又可叹啊!

(10)此是命矣夫:这都是命中注定的吧!

【赏析】

这是一首讽刺诗,借咏叹鲁国世风衰微,贤士不被赏识,来表达作者对当时世风的不满和愤懑之情。全诗四句八韵,每句七个字,押两个平声韵。全诗内容深刻,语言简练,结构整齐,音节铿锵。

首联点出题意,指出世风衰微的原因。诗人认为,富贵人家的子弟大多得到了好的教育熏陶,因而口若悬河、能言善辩。他们或“咳唾成珠”,或“被褐怀金玉”,都是因为他们有条件接受良好教育。

颔联进一步说明世风衰微的原因。诗人指出,兰蕙这样的花草都被烧当柴烧了,这难道不是因为有人不懂得爱惜它们吗?其实,这里所说的“兰蕙”,并不是真正的兰蕙花木,而是用“兰蕙”来喻指贤才。

颈联写贤士们虽然有独到的见解,但未必能解决眼前的困难,而困扰他们的正是那些愚蠢无知的大众。这里所说的“贤者”和“愚人”都是泛指,并非专指鲁国人士。

尾联写贤士们只能叹息命运不济,无奈而又悲哀。诗人认为,这些都是命中注定的事,无法改变。

这首诗以议论为主,夹杂着一些描绘。前六句主要论述造成世风衰微的原因;后两句则抒发作者对此现象的感慨。整首诗歌既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又具有高度的艺术性。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