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
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
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
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
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
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
通塞苟由已,吉士不相卜。
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
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
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狱。

【注释】

(1)夷:平坦。长:宽广。窘路:狭窄的小路。

(2)修翼:修长的翅膀。

(3)远趾:指大雁脚上羽毛丰满,趾部不接触地面。

(4)舒吾陵霄羽:伸展我高飞的羽翼。陵霄,高飞。

(5)奋此千里足:奋力向前奔跑千里。奋,奋起。

(6)超迈:超越。绝尘驱:奔驰在前,不被尘埃所遮。

(7)贤愚:聪明和愚蠢。常类:经常相似。禀性:天性。

(8)富贵:富有和显贵。籍:记载。

(9)通塞:通达或阻塞。苟:就。由己:取决于自己。

(10)吉士:贤人、圣人。相:相互。卜:占卜。

(11)敖里社:祭祀土地庙。敖,同“奥”。

(12)河曲:黄河弯曲处,此处指汉水入黄河的地方,即韩信钓鱼之处。

(13)宰:宰相。

(14)食万钟禄:享受着大量的俸禄。钟,量器,古代容量单位。这里用作动词,是“受”的意思。

(15)德音流千载:美德传扬千年。

(16)功名重山狱:名声显赫如山高、狱深。

【赏析】

这首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作者借咏雁抒发了自己的人生感慨。诗人慨叹人生的道路有宽有窄,有直有曲,而自己的志向却总是高远而不凡。他羡慕那些能展翅高飞的鸿雁,感叹自己的抱负与才能得不到施展;又自比为韩信、陈平,他们虽然曾遭困厄,但终成大器。最后以“德音留千代,功名重山狱”收束全诗,表达了他对功成身退后依然名垂青史的向往之情。

第一段写鸿雁的高远之志和不平凡的本领。“大道夷且长,窘路狭且促”,大道宽阔平坦,而狭窄险要的路却逼仄短促,比喻仕途之路有宽有窄,曲折多变,诗人对此有所感触。“修翼无卑栖,远趾不步局”,修长的翅膀没有栖息在低洼潮湿的地方,脚趾也没有停留在狭小的地面上,比喻自己有着崇高的理想和非凡的才艺,决不会因循守旧,安于平庸。“舒吾陵霄羽,奋此千里足”,舒展我们翱翔九天的翅膀,奋勇地向前奔驰吧!诗人在这里运用了两个比喻:“陵霄羽”比喻自己的理想、抱负和才能,“千里足”比喻自己的努力、奋斗和成就。这两句话表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表现出一种高扬奋发向上的气概。

第二段用鸿雁比喻自己。“超迈绝尘驱,倏忽谁能逐”,“超迈”是超过的意思,“绝尘驱”指奔驰在前,不被尘埃所遮。意思是说,我像一只自由自在的鸟儿,振翅高飞,奔驰在万里蓝天之上,谁又能追随呢?这里的“倏忽”指时间极短暂,“谁能逐”是说没有人能够追赶得上。这两句诗表现了诗人对自己高飞远举的自信。“贤愚岂常类,禀性在清浊。”诗人指出贤者和愚者的区别不在于他们是否具有相同的资质,而是在于他们的本性是清白还是浊秽。这里诗人对贤者与愚者的区分并不十分肯定,而更强调的是一个人的品质决定着他的成功与否。

第三段进一步抒写自己的志向和抱负。“富贵有人籍,贫贱无人录。”富贵有记录在册的人,而贫贱无人过问的人。这里诗人用反衬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追求富贵而不贪恋富贵,甘愿淡泊寡欲的思想感情。“通塞苟由己,吉士不相卜。”“通塞”指能否通达仕途,“苟由己”是说一切取决于自己,“吉士不相卜”意思是说即使是吉士也不会事先占卜吉凶,表示诗人对仕宦前程的乐观态度。

第四段以韩信、陈平为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陈平敖里社,韩信钓河曲。”陈平曾到民间祭祀土地神庙,韩信曾到河边钓鱼。诗人用典来说明自己也有出人头地的能力,也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终居天下宰,食此万钟禄。”诗人说自己终于做了宰相,享受着丰厚的俸禄。“德音流千载,功名重山狱。”诗人认为自己的品德美名流传千年,功名显赫如山岳般沉重。

这首诗以咏雁自喻,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情绪。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诗人的这种精神也是值得肯定的。因为只有不断奋进、不断进取,才能真正达到成功的彼岸。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