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
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
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
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
绛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
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抱玉乘龙骥,不逢乐与和。
安得孔仲尼,为世陈四科。

诗二首

诗词赏析与鉴赏

  1. 诗的原文和翻译
  • 诗一:灵芝生河洲,动摇因洪波。兰荣一何晚,严霜瘁其柯。哀哉二芳草,不植太山阿。
    译文:灵芝生长在河中洲渚,受到洪波冲击而摇动。兰花开放得晚,遭受严霜损害。可惜呀,这两种美丽的花草,不能栽种于泰山之侧。
  • 诗二:文质道所贵,遭时用有嘉。絳灌临衡宰,谓谊崇浮华。贤才抑不用,远投荆南沙。
    译文:文质兼备、合乎道德是最高的价值,遭遇时世却得到褒奖。绛侯周勃、灌婴等人身居高位,但被指责为崇尚华丽虚饰。贤才被压制而不被任用,远离朝廷远投到荆州南海之滨。
  1. 诗句注释
  • 灵芝生河洲:灵芝是一种传说中的仙草,生长在河流的洲渚之中。
  • 洪波:洪涛汹涌的波浪。
  • 兰荣:指兰花的芳香。
  • 文质:此处指德与才的结合。
  • 道所贵:道德和才能是最重要的。
  • 遭时用有嘉:遇到合适的时机会得到褒扬。
  1. 诗词赏析与鉴赏
  • 《诗二首》是一组五言绝句,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哲理的思考和感慨。
  • 诗一通过对比灵芝和兰花的生长环境以及遭遇命运的不同,反映了作者对世事无常、人各有命的感慨。
  • 诗二则通过描述贤才不被任用、远离朝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政治腐败、人才埋没的担忧和愤慨。
  •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具有很强的思想性和哲理性。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历史典故的巧妙运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感悟。
  1. 相关背景知识
  • 《诗二首》创作于唐代,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严重。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表达了自己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忧国忧民的情感。同时,诗中的典故也反映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
  • 《诗二首》在文学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它的艺术成就表现在语言的精炼、意境的深远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等方面。这些特点使得《诗二首》成为唐代诗歌中的佳作之一。
  1. 名家点评
  • 这首诗的作者佚名,但从诗的内容来看,它可能出自唐代诗人之手,具体作者身份不详。
  • 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与唐代社会的现实情况密切相关。通过对自然景物和人物形象的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矛盾和冲突。
  • 此诗以小人物的口吻自夸与世无争、息事宁人的处世法则,刻画出一个甘居弱小的小人物形象。这种描写方式既富有个性色彩,又揭示了社会现实的某种现象,引发读者深思。
  1. 现代解读与应用
  • 《诗二首》在现代仍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它可以用于文学创作、教育教学和文化交流等领域。例如,可以作为中学语文教材中的一篇文学作品,引导学生学习和欣赏古典诗词的魅力;也可以在大学文学课程中作为案例进行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古代诗歌的创作技巧和方法。此外,还可以将此诗与其他经典作品进行比较阅读,促进学生对不同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