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天气下降,地气上腾,天地和同,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命田舍东郊,皆修封疆,审端经术。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以教道民,必躬亲之。田事既饬,先定准直,农乃不惑。
是月也,命乐正入学习舞。乃修祭典。命祀山林川泽,牺牲毋用牝。禁止伐木。毋覆巢,毋杀孩虫、胎、夭、飞鸟。毋麑,毋卵。毋聚大众,毋置城郭。掩骼埋胔。
是月也,不可以称兵,称兵必天殃。兵戎不起,不可从我始。毋变天之道,毋绝地之理,毋乱人之纪。
孟春行夏令,则雨水不时,草木蚤落,国时有恐。行秋令则其民大疫,猋风暴雨总至,藜莠蓬蒿并兴。行冬令则水潦为败,雪霜大挚,首种不入。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其日甲乙,其帝大皞,其神句芒。其虫鳞。其音角,律中夹钟。其数八。其味酸,其臭膻,其祀户,祭先脾。始雨水,桃始华,仓庚鸣,鹰化为鸠。天子居青阳大庙,乘鸾路,驾仓龙,载青旗,衣青衣,服仓玉,食麦与羊,其器疏以达。
诗句解读:
孟春之月,草木萌动,王命布农事
译文:
这个月,天气开始下降,地气开始上升,天地之间和谐统一,草木开始生长。国王下令布种农事,命令田舍在东郊进行耕作,都修整封疆,审视端正经术。善于观察丘陵、山岗、斜坡、险峻的地方和平原、低洼的土地所适宜种植的五谷,以此来教育引导民众,一定要亲自参与。田事既已确定,首先确定标准直,农民就不会感到疑惑。
注释:
- 孟春 - 农历春季的第一个月。
- 萌动 - 开始生长。
- 王命布农事 - 国王下令安排农活。
- 命田舍东郊 - 命令田里的人在东郊进行耕作。
- 皆修封疆 - 都要修整土地边界。
- 审端经术 - 审查并确定农业的基本原则和技巧。
- 善相丘陵阪险原隰土地所宜,五谷所殖 - 擅长识别各种地形和土质,适合种植哪些作物。
- 以教道民 - 以此来教育百姓,传授给他们知识。
- 必躬亲之 - 亲自参与其中。
- 田事既饬 - 田里的农活已经安排妥当。
- 先定准直 - 首先要确定准确的标准和尺度。
- 农乃不惑 - 这样农民就不会迷茫。
赏析:
这段文本主要记录了孟春时节的农事活动和国王的指导。通过详细描述天气变化、农作物种植、以及农民的耕作活动,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同时,国王亲自参与农事,体现了古代帝王对民生问题的关心和重视,也展示了农耕社会中领导者的责任与作用。此外,文本中的“孟春之月”、“仲春之月”等字眼,展现了中国古人对四季更替的细致观察和理解,反映出他们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整体来看,这段文本不仅是一份农事指导,也是一幅古代社会生产生活的画面,充满了生活气息和时代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