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季春行冬令,则寒气时发,草木皆肃,国有大恐。行夏令,则民多疾疫,时雨不降,山林不收。行秋令,则天多沉阴,淫雨蚤降,兵革并起。
诗句
《礼记·月令》
是月也,命司空曰:时雨将降,下水上腾,循行国邑,周视原野,修利堤防,道达沟渎,开通道路,毋有障塞。田猎罝罘、罗网、毕翳、餧兽之药,毋出九门。
是月也,命野虞毋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
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
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译文
《礼记·月令》:
这个时候,命令司空说:“时雨将要降落,水从高处流到低处,沿着国都和各郡县巡视田野,整修堤防,使道路通畅无阻。在打猎时要使用网罗等器具,不要从城门出去。
在这个月里,命令野虞不要砍伐桑树和柘树。听到黄莺的鸣声要抚摸它的羽毛,看到戴胜鸟落在桑树上。准备一些曲木制作的筐子。皇后要斋戒一天,亲自到东面庭院中亲自种桑养蚕。禁止妇女观看,减少她们对采桑养蚕的兴趣。蚕事完成后,要分配丝麻并称颂功劳,用来制作祭祀用的礼服。没有敢懒惰的人。
这个月里,命令工艺师让各种工匠检验仓库里的物资:金属、钢铁、皮革、筋腱、骨角、羽毛箭杆和油脂、胶水、朱漆等材料,不能有任何不合格的产品。各种工匠都要负责管理事务,监督工作的人每天要报告情况。不能违背时令,也不能从事任何淫乱巧伪的事情来动摇君主的心志。
这个月的最后几天,选择好日子,举行大规模的音乐演奏会,天子将率领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们亲自去看演出。在那个月里,还要聚集大量的牛和骏马,在牧场上游玩。宰杀小牛犊,把数量登记下来。命令有关国家灾难的事,从九个城门开始施行,以完成春天的节气。
季春时期如果实行冬天的政令,就会寒冷异常,草木凋零,国家将会有大的祸患;如果实行夏天的政令,那么民众就会多生疾病瘟疫;如果实行秋天的政令,那么天空将布满乌云,早降的雨水过多,战争武器将全部被发动起来。”
赏析
《礼记·月令》是我国古代文献《礼记》中的一个篇章,主要记载了我国古代对于一年中各个节气的习俗和活动安排。其中关于农事、狩猎、祭祀等方面的描述,展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尊重和顺应。同时,通过对官员行为的规范,体现了古代社会的等级制度和社会秩序。此外,还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和文化传统,为研究我国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