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天子乃以雏尝黍,羞以含桃,先荐寝庙。令民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挺重囚,益其食。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

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君子齐戒,处必掩身,毋躁。止声色,毋或进。薄滋味,毋致和。节嗜欲,定心气,百官静事毋刑,以定晏阴之所成。鹿角解,蝉始鸣。半夏生,木堇荣。是月也,毋用火南方。可以居高明,可以远眺望,可以升山陵,可以处台榭。

仲夏行冬令,则雹冻伤谷,道路不通,暴兵来至。行春令,则五谷晚熟,百螣时起,其国乃饥。行秋令,则草木零落,果实早成,民殃于疫。

季夏之月,日在柳,昏火中,旦奎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林钟。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温风始至,蟋蟀居壁,鹰乃学习,腐草为萤。天子居明堂右个,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命渔师伐蛟取鼍,登龟取鼋。命泽人纳材苇。

《礼记·月令》是古代中国关于季节变化及对应活动的记录,主要体现了古人对于自然规律的理解以及相应的社会活动安排。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解析:

  1. 天子尝黍羞含桃:在仲夏这个月份,天子会用新成熟的黍米和含桃来进行祭祀,并以此先祭告寝庙。
  2. 毋艾蓝以染毋烧灰毋暴布:此时期不应当使用蓝草来染东西,也不应该燃烧草木灰或使用粗劣的材料制作衣物。
  3. 门闾毋闭关市毋索:此期不需要关闭门户,也不要向市场上的人进行盘查或收取任何费用。
  4. 挺重囚益其食:此时期要减轻囚犯的刑罚,增加他们的饮食供应,以示体恤。
  5. 游牝别群则絷腾驹班马政:此时期可以放牧公母不同的动物群体,同时需要将马匹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赏析方面,《礼记·月令》不仅仅是一部记载农事活动的文献,它还反映了古人对于天文、历法、农业、礼仪等方面的深刻理解。通过这些内容,读者可以窥见一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礼记·月令》不仅是了解古代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的重要文献,也是研究古代中国哲学、宗教、艺术、法律等多方面知识的宝贵资料。通过对它的阅读与学习,不仅能够领略到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还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实质及其在世界文化中的独特地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