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命理瞻伤,察创,视折,审断。决狱讼,必端平。戮有罪,严断刑。天地始肃,不可以赢。
是月也,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命百官,始收敛。完堤防,谨壅塞,以备水潦。修宫室,坏墙垣,补城郭。是月也,毋以封诸侯、立大官。毋以割地、行大使、出大币。孟秋行冬令,则阴气大胜,介虫败谷,戎兵乃来。行春令,则其国乃旱,阳气复还,五谷无实。行夏令,则国多火灾,寒热不节,民多疟疾。
仲秋之月,日在角,昏牵牛中,旦觜觿中。其日庚辛,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虫毛。其音商,律中南吕。其数九。其味辛,其臭腥。其祀门,祭先肝。盲风至,鸿雁来,玄鸟归,群鸟养羞。天子居总章大庙,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旗,衣白衣,服白玉,食麻与犬,其器廉以深。
是月也,命有司修法制,缮囹圄,具桎梏,禁止奸,慎罪邪,务搏执。
此句意为:在孟秋之月,命令有司修整法律制度,修理监狱和牢笼,备好各种刑具,禁止邪恶之事,谨慎地处理罪行,务必严格执法。
译文:在这个月份里,命令有关官员修缮法律制度,修复监狱与牢笼,配备各种刑具,禁止邪恶行为,慎重处理罪行,必须严格遵守法律,严厉打击不法之徒。
注释:此句强调了法治的重要性以及维护社会秩序的必要性。“孟秋”指的是秋季的第一个月,“命有司”指朝廷下令有关官员进行修整工作。“修法制”即修订和完善国家的法律制度。“缮囹圄”则是指修复监狱和牢笼,保证其安全可用。“具桎梏”意指准备好各种刑具,包括脚镣和手铐等。“禁止奸”即禁止一切非法行为。“慎罪邪”强调要审慎地处理犯罪行为。最后,“务搏执”表示必须坚决打击犯罪,执行法律。
赏析:这句话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于法制建设的重视,以及维护社会秩序、严惩犯罪的决心。通过修整法律和监狱设施,确保法律得到有效执行,体现了统治者维护国家稳定的坚定意志。同时,这也提醒人们法律的严肃性和不可侵犯性,任何违反法律的行为都将受到应有的惩处。此外,这句诗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制观念和对公平正义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