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农乃登麦,天子乃以彘尝麦,先荐寝庙。是月也,聚畜百药。靡草死,麦秋至。断薄刑,决小罪,出轻系。蚕事毕,后妃献茧。乃收茧税,以桑为均,贵贱长幼如一,以给郊庙之服。是月也,天子饮酎,用礼乐。
孟夏行秋令,则苦雨数来,五谷不滋,四鄙入保。行冬令,则草木蚤枯,后乃大水,败其城郭。行春令,则蝗虫为灾,暴风来格,秀草不实。
仲夏之月,日在东井,昏亢中,旦危中。其日丙丁。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虫羽。其音征,律中蕤宾。其数七。其味苦,其臭焦。其祀灶,祭先肺。小暑至,螳蜋生。鵙始鸣,反舌无声。天子居明堂太庙,乘朱路,驾赤骝,载赤旗,衣朱衣,服赤玉,食菽与鸡,其器高以粗。养壮佼。
是月也,命乐师修鼗鞞鼓,均琴瑟管箫,执干戚戈羽,调竽笙篪簧,饬钟磬柷敔。命有司为民祈祀山川百源,大雩帝,用盛乐。乃命百县,雩祀百辟卿士有益于民者,以祈谷实。农乃登黍。
诗句:是月也,驱兽毋害五谷,毋大田猎。
译文:这个月,驱赶野兽的时候不要伤害五谷,不要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注释:
- 是月:指这个特定的月份。
- 驱兽:驱赶野兽。
- 毋害五谷:不要伤害五谷,这里的“害”指的是损害或破坏,意指不伤害庄稼。
- 毋大田猎:不要进行大规模的狩猎活动。
赏析:
这首诗主要讲述了在特定月份内,人们应该遵循的自然法则和农事活动,强调了保护环境、珍惜自然资源的重要性。通过描述对野生动物的保护以及对农业活动的合理安排,体现了古人对于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