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天子亲往,后妃帅九嫔御。乃礼天子所御,带以弓韣,授以弓矢,于高禖之前。

是月也,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注释与赏析:

译文:

《礼记·月令》是描述古代农历每月的节气变化和相关活动,以“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开头,强调对新生命和弱势群体的关注。接着提到了玄鸟的到来,以及在这一天进行祭祀高禖的仪式,皇帝会亲自参与。这个月,日夜平分,雷声开始响起,蛰伏的生物开始苏醒。农民们减少田间劳作,准备冬季农具。此外,禁止竭泽而渔、破坏山林,而是保护自然生态。

诗句:

  • “是月也,安萌芽,养幼少,存诸孤。”
  • “择元日,命民社。命有司省囹圄,去桎梏,毋肆掠,止狱讼。”
  • “是月也,玄鸟至。至之日,以大牢祠于高禖。”
  • “日夜分。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
  • “先雷三日,奋木铎以令兆民曰:雷将发声,有不戒其容止者,生子不备,必有凶灾。”
  • “日夜分,则同度量,钧衡石,角斗甬,正权概。”
  • “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
  • “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
  • “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
  • “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
  • “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
  • “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古人对季节变化、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细致观察和规划。从关注生命的成长到尊重自然法则、维护社会秩序,再到祈求丰年的美好愿望,都体现了古人的伦理道德观和生活智慧。同时,诗中多次提及“雷”字,可能与古代农耕文化中的雷电现象和农业周期有关,显示出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顺应。整体而言,该诗展示了古代社会的礼仪规范和人文关怀,反映了古代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状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