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是月也,命大史衅龟策,占兆审卦吉凶,是察阿党,则罪无有掩蔽。

是月也,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是月也,命工师效功,陈祭器,按度程,毋或作为淫巧以荡上心。必功致为上。物勒工名,以考其诚。功有不当,必行其罪,以穷其情。是月也,大饮烝。天子乃祈来年于天宗,大割祠于公社及门闾。腊先祖五祀,劳农以休息之。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
《礼记·月令》
是月也,以立冬。先立冬三日,太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冬,盛德在水。天子乃齐。立冬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还反,赏死事,恤孤寡。
【注释】“是月也”是指这个月;“以立冬”是指开始执行立冬的节气规定;“太史谒之天子曰”意思是太史向天子报告:“某个日子立冬”;“盛德在水”指这个节气中,水德最为昌盛;“天子乃齐”意思是说天子要整顿衣冠,准备迎接冬季的到来;“立冬之日”指的是立冬这一天;“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冬于北郊”意思是说天子亲自率领三公、九卿、大夫等大臣到京城北面郊外去迎接冬季;“还反”意思是返回来;“赏死事”是指奖励那些为国家献身的人;“恤孤寡”是指慰问那些无依无靠的老弱病残者。
【赏析】这首诗主要描述了我国古代农历十月的一个节气——立冬,以及立冬前后的各种活动和习俗。诗歌通过对立冬的详细描绘,展现了当时人们对立冬节气的重视程度,以及立冬后的各种准备工作。同时,诗歌通过对各种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之情,以及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天子始裘。命有司曰: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命百官谨盖藏。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坏城郭,戒门闾,修键闭,慎管龠,固封疆,备边竟,完要塞,谨关梁,塞徯径。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贵贱之等级。
【注释】“天子始裘”是指天子开始穿上毛皮衣物,以御寒保暖;“命有司曰”是指命令有关部门下达命令;“天气上腾,地气下降,天地不通,闭塞而成冬”意思是说天气上涌,地气下降,使得天地之间不通,形成了冬季;“命百官谨盖藏”意思是命令百官要仔细收藏好各种物品;“命司徒循行积聚,无有不敛”意思是让司徒负责巡视检查,确保仓库中没有遗漏的东西;“坏城郭,戒门闾”,即破坏城墙,关闭城门;“修键闭,慎管龠”,即修补城门上的锁闩,小心管理钥匙;“固封疆,备边竟”,即加固边疆,防备边境敌人;“完要塞,谨关梁”,即修复边防工事,小心守卫桥梁;“塞徯径”,即堵塞可能成为通道的地方;“饬丧纪,辨衣裳,审棺椁之薄厚”,意思是整理丧葬仪式,区分男女服饰,审查棺木的厚度;“茔丘垄之大小、高卑、厚薄之度”,即考察坟墓的大小高低深浅的标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