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天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施尾于堂。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解析】

“叶公好龙”是全诗的标题,也是文章的线索。“叶公”指传说中的楚国大夫沈诸梁的后代沈鲤,字子高,因封于叶(今河南省平顶山市叶县)而得姓,故称叶公。“好龙”指他喜欢画龙。

【答案】

译文:

传说叶公子高特别喜欢龙,他画龙用钩子,刻龙用凿子,屋室上面雕刻成各种花纹也是龙。于是天龙闻讯下来,头伸进窗户,尾巴拖到堂上。叶公看见了,扔掉拐杖逃跑,丢了魂魄,脸色发白,像得了什么病似的。这是叶公并不是真的爱好真龙,只是爱好那种形似龙的东西而已。

赏析:

《叶公好龙》通过一个故事讽刺那些只知附庸风雅、沽名钓誉的人,表达了作者对这种人的鄙视。

此诗以“叶公好龙”为题,既点出了文章的中心内容,也概括了全文的主要情节。叶公好龙,是全诗的线索,也是贯穿全文的一根主线。文章围绕这一中心展开,先写叶公爱龙,再写龙来作怪,然后写叶公惊恐万分,最后写叶公失去灵魂。

“叶公好龙”这个成语出自汉代刘向编著的《新序·杂事五》。原文是:“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意思是说叶公子高非常喜欢龙,他用钩子把画好的龙拴在门上,用凿子雕出龙的形象,把屋室装饰得像龙一样。后来天上真龙听说这件事后,从窗户里探出头来,拖着龙尾来到叶公的殿堂上。

叶公看到这等奇景后,吓得丢下家什逃命而去,弄得魂飞魄散,脸色苍白如死灰。这就是成语“叶公好龙”的出处和意思。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