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孟轲母,号孟母。其舍近墓。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乃去,舍市旁。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复徙居学宫之旁。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遂居。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孟母三迁
邹,古国的名。孟轲,字子舆,战国时鲁国人。孟子是孔子的嫡孙孔伋之后,继承孔子学说的人。孟子曾到过宋国、魏国,但都未能得到重用,最后回到邹国(今山东邹县),才成为有名的学者。他主张“仁政”,反对暴君;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观点。
孟子的母亲姓仉氏,号孟母。孟子幼年丧父,由母亲一手抚养。她非常疼爱儿子,希望儿子能够成为有道德修养的人。
孟子小时候住在坟地附近。有一次,孟子在坟地里玩捉迷藏的游戏。孟母看到后说:“这个地方太不吉利了,不适合让孩子住。”于是孟子和母亲就离开了那个地方,搬到了市场边的一个住所。
孟子在市场中玩耍时,总是喜欢炫耀卖弄自己的商品,让其他商贩羡慕不已。孟母看到后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孩子住。”于是孟子又和母亲一起离开了那个市场边的住所。
后来,孟母又带着孟子搬到了学校旁边。在这里,孟子学会了礼貌待人,举止文雅,不再像以前那样任性胡来。孟母看到孟子已经有所进步,便放心地让他继续在那里生活和学习。
经过多次搬家之后,孟子终于在邹国定居下来,并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学者。他不仅自己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还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弟子。这些弟子们也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佼佼者,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