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
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汉王闻之,袒而大哭。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发使者告诸侯曰:「天下共立义帝,北面事之。今项羽放杀义帝于江南,大逆无道。寡人亲为发丧,诸侯皆缟素。悉发关内兵,收三河士,南浮江汉以下,愿从诸侯王击楚之杀义帝者。」
是时项王北击齐,田荣与战城阳。田荣败,走平原,平原民杀之。齐皆降楚。楚因焚烧其城郭,系虏其子女。齐人叛之。田荣弟横立荣子广为齐王,齐王反楚城阳。项羽虽闻汉东,既已连齐兵,欲遂破之而击汉。汉王以故得劫五诸侯兵,遂入彭城。项羽闻之,乃引兵去齐,从鲁出胡陵,至萧,与汉大战彭城灵壁东睢水上,大破汉军,多杀士卒,睢水为之不流。乃取汉王父母妻子于沛,置之军中以为质。当是时,诸侯见楚彊汉败,还皆去汉复为楚。塞王欣亡入楚。
【诗句】
二月令除秦社稷,更立汉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魏王豹将兵从。下河内,虏殷王,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至雒阳。新城三老董公遮说汉王以义帝死故。
【译文】
二月下令废除秦的社稷,重新建立汉朝的社稷。三月,汉王从临晋渡过黄河,魏王豹率领军队跟随。攻陷河内,俘获殷王,设置河内郡。南渡平阴津,抵达洛阳。新城县三老董公阻止并劝说汉王因为义帝已死的缘故。
【注释】
- 「令除秦社稷」中的“令”指命令;「除」意为废除或除去;「社稷」是古代国家的象征,这里特指秦朝。此句说明汉王下令废除了秦朝的政治象征。
- 「下河内」中的「下」意为攻占;「河内」是地名,指黄河以南的河内地区。此句描述汉军攻占河内。
- 「置河内郡」中的「置」是建立的意思;「河内」和「郡」分别是地名和行政区划单位。此句表明汉军在攻占河内后设立了相应的行政区划。
- 「南渡平阴津」中的「南渡」表示渡过河流向南;「平阴津」是河流渡口的名称。此句描述汉军南下渡过平阴津,抵达洛阳。
- 「雒阳」是洛阳的古称,是当时的都城之一,此句指出汉王到达洛阳。
【赏析】
《史记·高祖本纪》是《史记》中记述西汉开国皇帝刘邦生平事迹的重要文献,司马迁通过详细记录刘邦的崛起及其与项羽的楚汉争霸过程,展示了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历史时期。文中不仅记录了刘邦的军事征战和政治活动,还描绘了他如何处理与百姓的关系,以及他如何赢得民心和巩固政权的细节。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作者展现了刘邦作为一个政治家、军事家以及领导者的形象,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变革,具有极高的历史研究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