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至南郑,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士卒皆歌思东归。韩信说汉王曰:「项羽王诸将之有功者,而王独居南郑,是迁也。军吏士卒皆山东之人也,日夜跂而望归,及其锋而用之,可以有大功。天下已定,人皆自宁,不可复用。不如决策东乡,争权天下。」
项羽出关,使人徙义帝。曰:「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趣义帝行,群臣稍倍叛之,乃阴令衡山王、临江王击之,杀义帝江南。项羽怨田荣,立齐将田都为齐王。田荣怒,因自立为齐王,杀田都而反楚;予彭越将军印,令反梁地。楚令萧公角击彭越,彭越大破之。陈馀怨项羽之弗王己也,令夏说说田荣,请兵击张耳。齐予陈馀兵,击破常山王张耳,张耳亡归汉。迎赵王歇于代,复立为赵王。赵王因立陈馀为代王。项羽大怒,北击齐。
诗句:四月,兵罢戏下,诸侯各就国。汉王之国,项王使卒三万人从,楚与诸侯之慕从者数万人,从杜南入蚀中。去辄烧绝栈道,以备诸侯盗兵袭之,亦示项羽无东意。
译文:四月,战争结束后,各路军队解散,诸侯各国各自回到自己的封地。刘邦被派往巴蜀、汉中、彭原、薛县、槐里、栎阳等地,作为汉王国的藩屏。而项羽则带领三万士兵跟随刘邦前往。
关键词注释:兵罢戏下 —— 指战争中停战,诸侯各国的军队解散。诸将及士卒多道亡归 —— 表示许多将领和士兵选择离开刘邦而去。韩信说汉王曰 —— 韩信对刘邦进言。项羽出关 —— 项羽离开了函谷关进入中原。徙义帝 —— 将义帝迁徙到长沙郴县,即今天的湖南省郴州市。古之帝者地方千里 —— 根据古代帝王的标准,一个皇帝的封地应达千里之地。田荣 —— 指齐国的田氏家族领袖田荣。陈馀 —— 指赵国人陈余。常山王 —— 指张耳在赵国时被封为常山王。梁地 —— 指张耳的封地,即今天的河南省商丘市。萧公角 —— 指萧何(萧公)。彭越将军印 —— 指彭越被封为将军。予彭越将军印 —— 授予彭越将军的印章,命令他回师攻打梁地。田都 —— 齐将,后自立为齐王。衡山王 —— 衡山王,名吴芮。临江王 —— 临江王,名共尉。杀义帝江南 —— 指项羽在杀死了义帝后将其遗体运到江南。项羽怨田荣 —— 怨恨田荣自立为齐王。立齐将田都为齐王 —— 项羽让田荣所立的田都将田都杀死,自己取而代之。予彭越将军印 —— 给予彭越大将的印章,命令他反扑梁地。夏说说田荣 —— 指赵高的谋士夏说(字季子,号君房)向田荣进言请兵。陈馀 —— 指赵国的陈涉。陈馀因立为代王 —— 指陈涉后来成为代王。项羽北击齐 —— 项羽向北攻击齐国。
赏析:此段描述了刘邦与项羽在楚汉争霸中的一些重要事件,展现了两位英雄之间的较量。通过描写刘邦的坚韧不拔和项羽的英勇无畏,以及双方在战略上的相互博弈,生动描绘了这场史诗般的斗争。此外,文中还透露出了刘邦和项羽各自的政治野心和个人性格特点,如刘邦的仁德和项羽的勇猛。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历史人物的形象,也增加了故事的情感深度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