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

帝禹立而举皋陶荐之,且授政焉,而皋陶卒。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而后举益,任之政。

十年,帝禹东巡狩,至于会稽而崩。以天下授益。三年之丧毕,益让帝禹之子启,而辟居箕山之阳。禹子启贤,天下属意焉。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

夏后帝启,禹之子,其母涂山氏之女也。

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将战,作甘誓,乃召六卿申之。启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女: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勦绝其命。今予维共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右不攻于右,女不共命。御非其马之政,女不共命。用命,赏于祖;不用命,僇于社,予则帑僇女。”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

夏本纪
从原始部落到奴隶制社会的过渡期历史回顾

  1. 帝舜推荐与禹即位
  • 帝舜对禹的信任和推荐
  • 禹即位为夏后
  • 帝舜去世对禹的影响
  1. 皋陶辅佐和禹的治理
  • 皋陶的政治作用
  • 禹对皋陶逝世的反应
  • 皋陶遗产及其影响分析
  1. 益和启的权力斗争
  • 益作为辅助者角色
  • 启成为继承人原因
  • 益退位与启崛起过程
  1. 有扈氏叛乱与启之征伐
  • 有扈氏不服从政策
  • 启发起战争及甘誓
  • 启胜利与灭有扈氏举措
  1. 夏代政治与文化发展
  • 夏朝政治结构
  • 文化活动与教育普及
  • 社会风俗与礼仪规范
  1. 夏末年挑战与变革
  • 诸侯对禹权力挑战
  • 启如何应对政治危机
  • 启继承王位后的变革措施
  1. 夏桀时期政治动荡
  • 夏桀统治下问题
  • 诸侯对夏桀不满
  • 启巩固政权举措
  1. 历史评价与后世影响
  • 历史学家对夏本纪评价
  • 《史记》对夏本纪意义
  • 夏代历史对后世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