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尹名阿衡。阿衡欲奸汤而无由,乃为有莘氏媵臣,负鼎俎,以滋味说汤,致于王道。或曰,伊尹处士,汤使人聘迎之,五反然后肯往从汤,言素王及九主之事。汤举任以国政。伊尹去汤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入自北门,遇女鸠、女房,作女鸠女房。
汤出,见野张网四面,祝曰:“自天下四方皆入吾网。”汤曰:“嘻,尽之矣!”乃去其三面,祝曰:“欲左,左。欲右,右。不用命,乃入吾网。”诸侯闻之,曰:“汤德至矣,及禽兽。”
当是时,夏桀为虐政淫荒,而诸侯昆吾氏为乱。汤乃兴师率诸侯,伊尹从汤,汤自把钺以伐昆吾,遂伐桀。汤曰:“格女众庶,来,女悉听朕言。匪台小子敢行举乱,有夏多罪,予维闻女众言,夏氏有罪。予畏上帝,不敢不正。今夏多罪,天命殛之。今女有众,女曰:‘我君不恤我众,舍我啬事而割政。’女其曰:‘有罪,其柰何?’夏王率止众力,率夺夏国。众有率怠不和,曰:‘是日何时丧?予与女皆亡!’夏德若兹,今朕必往。尔尚及予一人致天之罚,予其大理女。女毋不信,朕不食言。女不从誓言,予则帑僇女,无有攸赦。”以告令师,作汤誓。于是汤曰:“吾甚武。”号曰武王。
”`
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通过奸计来取悦商汤,但苦于无门路,于是假装成有莘氏的陪嫁臣子,带着鼎和俎去向商汤献美食,以美食引诱商汤走上正道。有人则说,伊尹是一个隐士,商汤派人前往聘请他,经过五次才被伊尹接纳跟随商汤。伊尹向商汤推荐了治国的九种主次事宜。商汤将国政大权交给了伊尹。伊尹离开商汤到夏朝去了。当伊尹回到亳地的时候,又自北方进入都城。在进入城门时,遇到了女鸠、女房两个女子,于是创作了《女鸠》、《女房》两首诗。
汤王从外边回来,看见野人四面张网,祝告说:“天下四方的人都落入我的罗网。”汤王说:“哎呀,全中了!”于是撤掉了三面网,祝告说:“想要向左走,就往左;想要向右走,就往右,不听命令的,就全部落入我的罗网!”诸侯们听说此事,都说:“商汤的德行真是达到了极致,连飞禽走兽都受到他的统治。”
当时夏桀暴虐荒淫,诸侯昆吾氏作乱。商汤便起兵讨伐昆吾,伊尹随同商汤作战。商汤亲自持着兵器,讨伐昆吾。商汤说道:“你们大众听好了,听我说话。不是我敢扰乱纲纪,是你们自己不关心民众,而只顾自己的私事,破坏国家政治。你们应该这样说:‘我们君王不体恤我们的民众,舍弃我们这些百姓,反而用私产来治理国家。’你们应该这样说:‘有罪,怎么办?’夏王朝的君主率众力抗敌,夺取了夏朝政权。民众中有一些人怠惰不团结一致,说:‘今天何时会灭亡呢?我和你们都将灭亡!’夏王朝的德性就是这样,现在我要亲自前去讨伐他们。你们还有谁能够相信我的话呢?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就把你们全都杀死,不再赦免!”商汤将命令告知将领,创作了《汤誓》。于是商汤说:“我很勇敢。”号称为武王。
(1)注释:
- 简狄:商朝的始祖,为帝喾之妃,因吞燕卵生契,后来成为契的母亲。
- 有娀氏:古代传说中的国名,简狄所出,即殷族的起源。
- 玄鸟:神话中的神鸟,据说其卵落地而生简狄。
- 伊尹:商朝的大臣,辅助商汤建立和巩固政权。
- 汤:商汤,即成汤,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帝王之一。
- 桀:夏朝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昆吾氏:古代的一个强大部族。
- 格:召集,集合。
- 匪:通“非”,不是。
- 肆予小子:表示谦虚。
- 天之罚:指上天的惩罚。
- 尔尚:你,你们。
- 朕:我的意思,自称或对别人自称。
- 命师:命令军队。
- 令师:命令的军队。
- 汤誓:商汤与将领们发表的誓词,内容涉及对内外政策的宣布。
- 武王:商汤的称号,表明商汤是周文王之后的一位伟大的统治者。
译文:伊尹叫阿衡。阿衡想通过诡计来取悦商汤,但苦于无门路,于是假装成有莘氏的陪嫁臣子,带着鼎和俎去向商汤献美食,以美食引诱商汤走上正道。有人则说,伊尹是一个隐士,商汤派人前往聘请他,经过五次才被伊尹接纳跟随商汤。伊尹向商汤推荐了治国的九种主次事宜。商汤将国政大权交给了伊尹。伊尹离开商汤到夏朝去了。当伊尹回到亳地的时候,又自北方进入都城。在进入城门时,遇到了女鸠、女房两个女子,于是创作了《女鸠》、《女房》两首诗。
汤王从外边回来,看见野人四面张网,祝告说:“天下四方的人都落入我的罗网。”汤王说:“哎呀,全中了!”于是撤掉了三面网,祝告说:“想要向左走,就往左;想要向右走,就往右,不听命令的,就全部落入我的罗网!”诸侯们听说此事,都说:“商汤的德行真是达到了极致,连飞禽走兽都受到他的统治。”
当时夏桀暴虐荒淫,诸侯昆吾氏作乱。商汤便起兵讨伐昆吾,伊尹随同商汤作战。商汤亲自持着兵器,讨伐昆吾。商汤说道:“你们大众听好了,听我说话。不是我敢扰乱纲纪,是你们自己不关心民众,而只顾自己的私事,破坏国家政治。你们应该这样说:‘我们君王不体恤我们的民众,舍弃我们这些百姓,反而用私产来治理国家。’你们应该这样说:‘有罪,怎么办?’夏王朝的君主率众力抗敌,夺取了夏朝政权。民众中有一些人怠惰不团结一致,说:‘今天何时会灭亡呢?我和你们都将灭亡!’夏王朝的德性就是这样,现在我要亲自前去讨伐他们。你们还有谁能够相信我的话呢?如果不相信我的话,我就把你们全都杀死,不再赦免!”商汤将命令告知将领,创作了《汤誓》。于是商汤说:“我很勇敢。”号称为武王。
赏析:本篇通过伊尹辅佐商汤的故事,展现了商朝开国之初的历史面貌以及商汤本人的人格魅力和治国理念。文章开头部分通过对话形式介绍了伊尹的生平和使命,随后详细叙述了商汤如何利用智慧和政治手腕成功统一天下的过程。其中,商汤与伊尹的对话尤为引人入胜,既展示了君臣之间的互动关系,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政治风貌和社会状况。文章最后通过对商汤的评价和对未来的期望,进一步突显了其作为一代明君的形象。整体上,这篇作品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政治制度和道德观念,具有较高的历史研究价值。
(2)注释:
- 亳:商朝的都城。
- 北:从北方向进入的意思。
- 女鸠、女房:商汤的两个宠姬的名字。
- 九主之事:指的是治理国家的九种重要事务。
- 盘庚、武丁:商朝的两位著名君主。
- 成汤:商朝的开国君主。
- 纣:夏朝末代君王。
- 诸侯:指当时的各国国君,此处特指昆吾氏。
- 桀:夏朝末代君主,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 胥靡:一种刑罚,指被关押的人。
- 罔极:无度无极的状态,形容无法挽回的局面。
- 天讨:上天的惩罚。
- 尔惟:你们要记住。
- 朕意:我的意见。
- 朕言:我的话。
- 朕弗忍:我不忍心。
- 尔无忘:你们不要忘记。
- 尔尚:你,你们。
- 肆予小子:(我)怎么敢妄自尊大啊。
- 天之罚:上天的惩罚。
- 尔尚及至:你们还来得及听从我的命令。
- 朕监观四方:我观察四周的情况。
- 予小臣:我是一个小小的臣子。
- 尔无敢蔑予:你们没有胆量欺骗我。
- 毋信口雌黄:不要随意更改事实。
- 尔毋播弄:你不要混淆视听。
- 予违上帝:我违背了上天的意愿。
- 予不敢逆天:我不敢违背上天的意愿。
- 乃惟多项:只有多次犯过同样的错误。
- 罔尤:没有过错的地方。
译文:伊尹名叫阿衡。阿衡想通过奸计来取悦商汤,但苦于无门路,于是假装成有莘氏的陪嫁臣子,带着鼎和俎去向商汤献美食,以美食引诱商汤走上正道。有人则说,伊尹是一个隐士,商汤派人前往聘请他,经过五次才被伊尹接纳跟随商汤。伊尹离开商汤到夏朝去了。当伊尹回到亳地的时候,又自北方进入都城。在进入城门时,遇到了女鸠、女房两个女子,于是创作了《女鸠》、《女房》两首诗。
汤王从外边回来,看见野人四面张网,祝告说:“天下四方的人都落入我的罗网。”汤王说:“哎呀,全中了!”于是撤掉了三面网,祝告说:“想要向左走,就往左;想要向右走,就往右,不听命令的,就全部落入我的罗网!”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