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

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

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

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诗句

三十九年,齐田常杀其君简公。四十一年,楚灭陈。孔子卒。
四十二年,敬王崩,子元王仁立。元王八年,崩,子定王介立。
定王十六年,三晋灭智伯,分有其地。二十八年,定王崩,长子去疾立,是为哀王。哀王立三月,弟叔袭杀哀王而自立,是为思王。思王立五月,少弟嵬攻杀思王而自立,是为考王。此三王皆定王之子。
考王十五年,崩,子威烈王午立。
考王封其弟于河南,是为桓公,以续周公之官职。桓公卒,子威公代立。威公卒,子惠公代立,乃封其少子于巩以奉王,号东周惠公。
威烈王二十三年,九鼎震。命韩、魏、赵为诸侯。二十四年,崩,子安王骄立。是岁盗杀楚声王。
安王立二十六年,崩,子烈王喜立。烈王二年,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周与秦国合而别,别五百载复合,合十七岁而霸王者出焉。”

译文

  1. 齐人田常杀死了他的君主简公。
  2. 楚国消灭了陈国。
  3. 孔子去世。
  4. 敬王去世,他的孙子元王仁即位。
  5. 元王去世8年,他的儿子定王介即位。
  6. 定王在位16年,三晋(魏国、韩国、赵国)灭掉智伯,并各自占有其领土。
  7. 定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立为国君,但三个月后被他的叔叔叔袭杀死,然后由思王继位,但五个月就被他的小弟弟嵬攻杀,之后由考王继位。这三王都是定王的子孙。
  8. 考王在位15年后逝世,他的儿子威烈王午即位。
  9. 考王封他的弟弟于河南,封他为桓公,继续周公的政治职位。桓公去世后,他的儿子威公即位。威公去世后,他的儿子惠公即位,然后封他的小儿子于巩来奉守王位,称东周惠公。
  10. 威烈王在位的第23年,九鼎震动。他命令韩、魏、赵三位诸侯成为各国的霸主。
  11. 威烈王去世,他在位的第二十六年,被安王骄所立。那一年,楚声王被杀。
  12. 安王在位的第二十六年逝世,他的儿子烈王喜即位。烈王在位两年后,周朝的太史儋见到秦献公,说:“最初周和秦国会合后又分开,分开有五百年再次会合,会合七年后出现了霸王。”

注释

  • 三十九年:齐国的田常(田氏家族首领)杀害了他齐国的君主简公。
  • 四十一年:楚国灭了陈国。
  • 三十五年:孔子去世。
  • 四十二年:敬王去世,他的儿子元王仁即位。
  • 四十四年:元王去世8年之后,他的儿子定王介即位。
  • 四十七年:定王在位16年期间,三晋(魏国、韩国、赵国)消灭了智伯,并且各自占有了他们的土地。
  • 第四十八年:定王去世,他的儿子哀王立为国君,但三个月后被他的叔叔叔袭杀死,之后思王(即哀王的弟弟)继位,但五个月就被他的小弟弟嵬攻杀。
  • 第五十二至五十三年:考王在位15年,之后他的儿子威烈王午即位。
  • 第五十五年:考王封他的弟弟于河南,封他为桓公,继续周公的政治职位。
  • 第六十一年:威烈王在位的第23年,九鼎震动。
  • 第六十二年:威烈王去世,他在位的第二十六年,被安王骄所立。
  • 第八十一年:安王在位的第二十六年逝世,他的儿子烈王喜即位。
  • 第八十三年:烈王在位两年后,周朝的太史儋见到秦献公,预言“最初周和秦国会合后又分开,分开有五百年再次会合,会合七年后出现了霸王”。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