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籍长八尺馀,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项羽,名籍,下相(今属江苏省)人。字羽。
【注释】:项羽的家族世代为楚国将领,封地在项(今河南固始),姓项。
【赏析】:这段记述了项羽的家世背景和早年经历,突出了他是一个有军事天赋和领导力的人材。

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将项燕,为秦将王剪所戮者也。
【注释】:开始崭露头角的时候是二十四岁,他的小叔就是著名的项羽——项梁,梁父即指项梁的父亲项燕,被秦国的将领王剪所杀。
【赏析】:这句话描述了项羽年轻时就已经具备了非凡的才华和胆识,成为楚国的杰出青年将领。

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注释】:项氏家族世世代代都是楚国的将领,封地在项地,因此以“项”为姓氏。
【赏析】:这段话体现了项羽家族的历史荣耀和对楚国的贡献,也预示了项羽后来的崛起。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
【注释】:项羽年少时,学习写字没学会,又转而学剑,但也没学好。项梁为此很生气。
【赏析】:这里反映了项羽在学习过程中的坚持与挫折,以及他面对挑战时的勇气和决心,也为后来的英勇表现埋下伏笔。

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注释】:项梁于是教授项羽兵法,项羽非常高兴,虽然理解了大意,但仍然没有完全学到。有一次项梁因事被捕,项羽请来了蕲县的狱掾曹咎写信给栎阳的狱掾司马欣来营救他。
【赏析】:这里展现了项梁对项羽的培养和关怀,同时也说明了项羽的勇敢和机智,能够通过智慧解决危机。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
【注释】:项梁因为杀了人,与项羽一起逃到了吴中躲避仇敌。吴中的那些有名望的士大夫们都非常佩服项梁,把他当作榜样。
【赏析】:这句话揭示了项梁在吴中的影响力和地位,以及他如何利用自己的威望和能力来赢得人们的尊敬。

每吴中有大繇役及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
【注释】:每当吴中发生大型徭役或丧事,项梁总是亲自出面组织,暗中运用兵法来整顿宾客和子弟,因此大家知道他是个能干的人。秦始皇帝到会稽游玩时经过浙江,项梁和项羽都前去观看。
【赏析】:这里描绘了项梁的责任心和组织能力,以及他对家人的关心和爱护,同时也展示了他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注释】:项羽说:“他们可以取代他们!”项梁捂住他的嘴说:“不要胡说八道,否则全家都会被诛灭的!”因为这样的原因,项梁更加赞赏项羽。
【赏析】:这段话表达了项羽的自信和果断,以及他在关键时刻敢于表达自己观点的勇气。同时,这也体现了项梁对家庭安全的看重和保护。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