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太后不说。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食其故得幸太后,常用事,公卿皆因而决事。乃追尊郦侯父为悼武王,欲以王诸吕为渐。

以下是对《史记·吕太后本纪》逐句翻译的详细解析:

  1. 诗句释义:“太后称制,议欲立诸吕为王,问右丞相王陵。”
    译文:吕后掌握实权,考虑要封诸吕为王,询问右丞相王陵的意见。
    注释:太后,即高皇帝(刘邦)的遗孀,掌有实权。“称制”是指拥有皇帝的权力。“议欲立诸吕为王”是讨论是否将吕氏家族成员册封为王。
    赏析:这段描绘了吕后在权力巅峰时期的重要决策过程,展现了她的决断力和野心。

  2. 诗句释义:“王陵曰:‘高帝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今王吕氏,非约也。”
    译文:王陵回答说:“高帝曾在白马盟誓中说‘不是刘氏子弟不得封王,天下共同讨伐’。现在却封吕氏为王,这是违背当初的誓言的。”
    注释:这里的“王”指分封诸侯王。“非约”即违反了先前的誓言或约定。
    赏析:这段反映了王陵对当时政治局势的看法,他反对立吕氏为王,认为这将导致与高帝的旧约背道而驰。

  3. 诗句释义:“太后不说。” 表示太后不同意。
    译文:吕后听后不高兴。
    注释:这里的“说”是回应、接受的意思。
    赏析:王陵的回答让太后感到不满,说明他对这一决定的抵触情绪。

  4. 诗句释义:“问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
    译文:又问左丞相陈平和绛侯周勃的意见。
    注释:左丞相陈平,绛侯周勃是两位汉朝的重臣,他们的意见在朝政中具有重大影响。
    赏析:这里体现了朝廷内部的分化,不同意见领袖之间的角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政治风暴。

  5. 诗句释义:“勃等对曰:‘高帝定天下,王子弟,今太后称制,王昆弟诸吕,无所不可。’太后喜,罢朝。”
    译文:周勃等人回答说:“高帝平定天下,分封子弟为王,现在太后称制,封吕氏为王也是可以商量的。”太后听后很高兴,于是散朝。
    注释:昆弟,同辈兄弟。“昆弟诸吕”指的是吕氏宗族成员中的男性成员。“无所不可”意味着任何事都好商量。
    赏析:通过周勃的这番话,朝廷达成了一致,支持太后的决定。这反映了周勃对当前政治形势的顺应和妥协态度。

  6. 诗句释义:“王陵让陈平、绛侯曰:‘始与高帝啑血盟,诸君不在邪?今高帝崩,太后女主,欲王吕氏,诸君从欲阿意背约,何面目见高帝地下?’”
    译文:王陵责怪陈平和周勃说:“我们当初在高祖面前歃血为盟,你们难道不在场么?现在高祖已经去世,太后当了主母,她想封吕氏为王,你们听从私欲,违背诺言,怎么对得起高帝在天之灵?”
    注释:啑血为盟,古代的一种宣誓方式,用牲畜的血涂抹于口以表忠诚或结盟。“阿意背约”意为违背初衷和约定。
    赏析:王陵在这里激烈地批评了两位大臣的行为,强调他们对高祖的背叛是对先祖的大不敬。

  7. 诗句释义:“陈平、绛侯曰:‘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王陵无以应之。”
    译文:陈平和周勃回答说:“今天我们面对面地争辩,我认为我不如你陈平;但如果我们能保护国家完整,使刘氏后代得到安定,那你认为我还是不如你呢?”王陵无言以对。
    注释:这句话表达了两人在政治立场上的不同,陈平强调的是个人的功劳与能力,而周勃更注重的是整体的利益和稳定。
    赏析:通过对话展示了两人不同的政治哲学和价值观,反映了他们在关键时刻的不同应对策略和政治智慧。

  8. 诗句释义:“十一月,太后欲废王陵,乃拜为帝太傅,夺之相权。王陵遂病免归。”
    译文:到了十一月,太后想要废除王陵的官职,于是任命他为皇帝的太傅,撤销了他的丞相职务。因此王陵被免去职位并返回原籍。
    注释:太傅是一种高级顾问或辅政大臣的官职。“夺之相权”即剥夺了他的丞相职位。
    赏析:这一段揭示了太后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不惜牺牲忠良大臣的决心和手段。同时,王陵的结局也反映了他在这场政治风波中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最终的命运。

  9. 诗句释义:“乃以左丞相平为右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
    译文:于是改任陈平为左丞相,以辟阳侯审食其为左丞相。
    注释:辟阳侯审食其在汉初被封为辟阳侯,后来成为汉朝的开国功臣之一。
    赏析:这段描述了汉朝初期政权重组的过程,陈平和审食其分别被任命为新的丞相职位。这种人事变动可能预示着朝廷内部新的政治力量正在形成或加强。

  10. 诗句释义:“左丞相不治事,令监宫中,如郎中令。”
    译文:左丞相不负责日常政务,只负责监督宫中事务,类似于郎中令的职责。
    注释:郎中令是汉朝宫廷中的官职,职责包括管理宫廷警卫和侍从等工作。
    赏析:这表明审食其虽然获得了更高职位,但实际权力有限,只能参与宫内监督工作,没有实际的行政权力。

通过对《史记·吕太后本纪》逐句的详细解读,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汉朝初期的政治斗争和权力结构。吕后作为一位女性政治家,她的统治手段和政策选择不仅影响了汉朝的命运,也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