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宣平侯张敖卒,以子偃为鲁王,敖赐谥为鲁元王。
秋,太后使使告代王,欲徙王赵。代王谢,愿守代边。
太傅产、丞相平等言,武信侯吕禄上侯,位次第一,请立为赵王。太后许之,追尊禄父康侯为赵昭王。九月,燕灵王建薨,有美人子,太后使人杀之,无后,国除。八年十月,立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为燕王,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
三月中,吕后祓,还过轵道,见物如苍犬,据高后掖,忽弗复见。卜之,云赵王如意为祟。高后遂病掖伤。
【诗句】
梁王恢之徙王赵,心怀不乐。太后以吕产女为赵王后。王后从官皆诸吕,擅权,微伺赵王,赵王不得自恣。王有所爱姬,王后使人酖杀之。王乃为歌诗四章,令乐人歌之。王悲,六月即自杀。太后闻之,以为王用妇人弃宗庙礼,废其嗣。
【译文】
梁王刘恢被迁徙到赵国,心中感到不快。太后让吕产的女儿成为赵国王后。吕后所任命的官员都是吕氏家族的人,掌握了大权,暗中观察赵王,赵王无法自由行事。赵王有一个宠爱的侍妾,王后派人毒酒害死了侍妾。赵王因此写了四首诗歌,命令乐师演奏。赵王悲伤,在六月便自杀了。太后听到这个消息,认为赵王是因任用妇人而放弃了对宗庙礼仪的尊重,废除了他的后代。
【注释】
- 梁王:指刘恢(公元前274年—公元前205年),汉文帝之兄子,汉武帝之叔父。
- 徙王赵:被迁移到赵国做王。
- 心怀不乐:内心不高兴。
- 太后:指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西汉开国皇后,汉高祖刘邦的皇后。
- 以吕产女为赵王后:让吕雉的女儿成为赵国王后。
- 擅权:掌握大权。
- 微伺:暗中观察。
- 燕灵王建:名姬,秦末汉初人物。
- 有美人子:有人报告说姬生了儿子。
- 代王:即刘恒(公元前205年—公元前157年),汉文帝,汉高祖刘邦第四子。
- 宣平侯张敖:名敖,西汉时期人物。
- 鲁元王:名偃,张敖之子,汉文帝之子。
- 秋:这里指秋天。
- 宣平侯张敖卒:宣平侯张敖去世。
- 以子偃为鲁王:封他的儿子刘偃为鲁王。
- 敖赐谥为鲁元王:张敖被赐谥号为鲁元王。
- 九月:指的是农历九月。
- 燕灵王建薨:燕灵王姬建去世。
- 有美人子:有人告诉姬建生了一个儿子。
- 无后:没有后代。
- 国除:国家被取消。
- 八年十月:指公元前153年。
- 立:任命。
- 吕肃王子东平侯吕通:吕肃王的长子吕通被封为东平侯。
- 封通弟吕庄为东平侯:封他的兄弟吕庄为东平侯。
- 三月中:农历三月。
- 祓:古代一种祭祀仪式,用艾草驱邪。
- 过:经过。
- 见物如苍犬:看见一个类似苍狗的东西。
- 据高后掖:占据高皇后(吕雉)的衣襟或腰带。
- 忽弗复见:突然之间又消失了。
- 卜之:占卜。
- 云:据说。
- 掖伤:指高皇后的身体受到了伤害。
【赏析】
这首诗描绘的是吕雉利用权势操纵皇位更迭的故事。通过一系列复杂的政治操作,吕雉最终成功地将赵王刘通立为自己的继承人,并进一步剥夺了刘通的王位和继承权。诗中展现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无情性,同时也反映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地位低下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