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诗句:
1 孝文皇帝,高祖中子也。高祖十一年春,已破陈豨军,定代地,立为代王,都中都。太后薄氏子。即位十七年,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崩。九月,诸吕吕产等欲为乱,以危刘氏,大臣共诛之,谋召立代王,事在吕后语中。
- 丞相陈平、太尉周勃等使人迎代王。代王问左右郎中令张武等。张武等议曰:“汉大臣皆故高帝时大将,习兵,多谋诈,此其属意非止此也,特畏高帝、吕太后威耳。今已诛诸吕,新啑血京师,此以迎大王为名,实不可信。愿大王称疾毋往,以观其变。”中尉宋昌进曰:“群臣之议皆非也。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桀并起,人人自以为得之者以万数,然卒践天子之位者,刘氏也,天下绝望,一矣。高帝封王子弟,地犬牙相制,此所谓盘石之宗也,天下服其彊,二矣。汉兴,除秦苛政,约法令,施德惠,人人自安,难动摇,三矣。夫以吕太后之严,立诸吕为三王,擅权专制,然而太尉以一节入北军,一呼士皆左袒,为刘氏,叛诸吕,卒以灭之。此乃天授,非人力也。今大臣虽欲为变,百姓弗为使,其党宁能专一邪?方今内有朱虚、东牟之亲,外畏吴、楚、淮南、琅邪、齐、代之彊。方今高帝子独淮南王与大王,大王又长,贤圣仁孝,闻于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也。”
- 代王报太后计之,犹与未定。卜之龟,卦兆得大横。占曰:“大横庚庚,余为天王,夏启以光。”代王曰:“寡人固已为王矣,又何王?”卜人曰:“所谓天王者乃天子。”于是代王乃遣太后弟薄昭往见绛侯,绛侯等具为昭言所以迎立王意。薄昭还报曰:“信矣,毋可疑者。”代王乃笑谓宋昌曰:“果如公言。”乃命宋昌参乘,张武等六人乘传诣长安。至高陵休止,而使宋昌先驰之长安观变。
译文:
孝文帝是高祖的孙子。高祖十一年春季,已经击败了陈豨的军队,平定了代地,被封为代王,建都在中都。太后是薄氏的女儿。登基十七年后,高后八年七月,高后去世。九月,诸吕吕产等人想要发动叛乱,威胁到刘氏家族的安全,大臣们共同杀掉了他们,计划召立代王来稳定局势,这件事在吕后的言语中有所提及。
丞相陈平和太尉周勃等人派人迎接代王。代王询问身边的郎中令张武等人。张武等人建议说:“汉朝的大臣都是从前高帝时的大将,熟悉兵法和策略,很多人有计谋和欺诈之心,他们的真正意图不仅仅局限于这个。只是畏惧高帝和吕太后的权威罢了。现在已经诛除了诸吕,刚刚清洗了朝廷,这是用迎接大王的名义进行的,实际上并不可信。建议您声称生病不去迎接,观察他们的动向。”中尉宋昌进谏说:“各位大臣的议论都是错误的。秦朝失去政权,诸侯豪杰纷纷起兵,人人都认为自己能成功,但实际上只有刘姓家族最终取得了皇位。天下人都绝望了,这是一个原因。高帝分封王族子弟地盘相互制约,这就是所谓的磐石宗亲,天下人都佩服他们的强有力。另一个原因是汉朝建立后废除了秦朝的苛政,制定法律,施行恩德和赏赐,让每个人都感到安心,不容易被撼动。第三个原因是由于吕太后的严厉,立诸吕为三个王,掌握权力和控制,但是太尉通过一个行动进入了北军,一呼即有士兵袒露出身,为刘氏反叛诸吕,最终消灭了他们。这些都是上天所赋予的,不是人力可以完成的。现在虽然大臣们想发动叛乱,但百姓不会支持他们,他们的同党怎么可能只忠诚于一个人呢?如今国内有朱虚、东牟这样的亲戚亲近,外面又担心吴、楚、淮南、琅邪、齐、代等强大的力量。目前高帝的儿子只有一个淮南王和您,您又年长,贤明、仁慈、孝顺,天下闻名,所以大臣们都希望利用天下人的心愿而想邀请您来登基。大王请不要怀疑。”
当代王向太后询问对策时,她的意见还未确定。占卜得到的结果是一个“大横”的卦象。占卜的人解释说:“大横庚庚”,余下的意思是指天子。代王说:“我已经是王了,还有什么王?”占卜的人又说:“所说的天子就是天子。”于是代王派遣太后的弟弟薄昭前往绛侯那里,绛侯等人详细地说明了他们迎接代王的意图。薄昭回来报告说:“确实如此,没有问题。”代王于是笑着说给宋昌听:“果然像你说的那样!”然后命令宋昌陪乘,张武等六人乘着使者的车马直接前往长安。到达高陵休息时,就让宋昌先行赶往长安观察形势。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状况。诗中的主人公是汉文帝和代王刘恒。文帝作为高祖的孙子,继承了高帝时期的政治遗产,但他在处理朝政问题上显示出了不同的成熟和智慧。他能够审时度势,顺应历史潮流,最终确立了自己的地位。
诗中提到的“卜卦”和“占辞”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迷信色彩。尽管这可能反映出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和对权力更迭的恐惧,但同时也揭示了人们对于命运和天命的依赖态度。这种迷信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普遍存在,也是当时社会文化的一部分。
诗中还体现了一种政治智慧和权谋。代王在面对复杂的政治局势时,能够冷静地分析形势,听取不同意见,最后做出明智的选择。他不仅依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赢得了民心,还能够得到一些大臣的支持和赞同。这种政治智慧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是十分难得的。
这首诗通过对汉文帝和代王刘恒的故事的描述,展示了西汉初年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状况。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文化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