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二年二月,匈奴入燕,遂不和亲。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夏,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子寄为胶东王。封四侯。九月甲戌,日食。
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立皇子方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丞相周亚夫,以御史大夫桃侯刘舍为丞相。四月,地动。九月戊戌晦,日食。军东都门外。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六月丁巳,赦天下,赐爵一级。天下大潦。更命诸侯丞相曰相。秋,地动。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以下是对《史记·十二本纪·孝景本纪》的逐句翻译:
- 匈奴入燕,遂不和亲
- 这句描述了匈奴入侵了燕国,导致汉朝与匈奴不再执行和亲政策,即不再进行公主嫁给匈奴首领的婚姻。
- 三月,召临江王来。即死中尉府中
- 这一句表明在三月份,汉武帝召回了因犯罪被废的临江王,并在中尉府中处死了他。
- 夏,立皇子越为广川王,子寄为胶东王。封四侯
- 夏季,武帝立刘越为广川王,刘寄为胶东王,同时封赏了四位侯爵。
- 九月甲戌,日食。
- 这是指九月初十发生了日食现象。
- 中三年冬,罢诸侯御史中丞。春,匈奴王二人率其徒来降,皆封为列侯。立皇子方乘为清河王。三月,彗星出西北。
- 中三年冬季,取消了诸侯国的御史中丞职位。春天时,有两位匈奴首领率领他们的部下前来归降,都被赐予了列侯的爵位。同时,汉武帝立刘方成为清河王。三月,天空出现了彗星。
- 中四年三月,置德阳宫。大蝗。秋,赦徒作阳陵者。
- 到了中四年的三月,汉武帝设立了德阳宫。秋季时,为了赦免因修建阳陵而遭受灾难的百姓,汉武帝下达了赦免令。
- 中五年夏,立皇子舜为常山王。封十侯。六月丁巳,赦天下,赐爵一级。天下大潦。更命诸侯丞相曰相。秋,地动。
- 到了中五年的夏季,汉武帝立刘舜为常山王。同时,封赏了十位侯爵。六月十四日,汉武帝宣布大赦天下,并对所有平民赐赏爵位一级。秋季发生了地震。
- 中六年二月己卯,行幸雍,郊见五帝。三月,雨雹。四月,梁孝王、城阳共王、汝南王皆薨。立梁孝王子明为济川王,子彭离为济东王,子定为山阳王,子不识为济阴王。梁分为五。封四侯。更命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七月辛亥,日食。八月,匈奴入上郡。
- 中六年的二月二十一日,汉武帝驾临雍城,举行郊祀活动向五帝献祭。三月时,下了冰雹。四月,梁国、城阳共王和汝南王都去世了。随后汉武帝立梁孝王的儿子刘明为济川王,刘彭离为济东王,刘定为山阳王,刘不识为济阴王。梁国被分为五个王国,同时封赏了四位侯爵。汉武帝还改任廷尉为大理,将作少府为将作大匠,主爵中尉为都尉,长信詹事为长信少府,将行为大长秋,大行为行人,奉常为太常,典客为大行,治粟内史为大农。同时设置了大内卿这一官职,并设立了左右内官,隶属于大内。七月二十三日,日食;八月,匈奴侵入上郡。
通过以上内容概括,可以了解到汉景帝刘启在位期间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及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