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摄提格岁:岁阴左行在寅,岁星右转居丑。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名曰监德。色苍苍有光。其失次,有应见柳。岁早,水;晚,旱。
岁星出,东行十二度,百日而止,反逆行;逆行八度,百日,复东行。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十二岁而周天。出常东方,以晨;入于西方,用昏。
单阏岁:岁阴在卯,星居子。以二月与婺女、虚、危晨出,曰降入。大有光。其失次,有应见张。其岁大水。
执徐岁:岁阴在辰,星居亥。以三月与营室、东壁晨出,曰青章。青青甚章。其失次;有应见轸。岁早,旱;晚,水。
大荒骆岁:岁阴在巳,星居戌。以四月与奎、娄晨出,曰跰踵。熊熊赤色,有光。其失次,有应见亢。
敦牂岁:岁阴在午,星居酉。以五月与胃、昴、毕晨出,曰开明。炎炎有光。偃兵;唯利公王,不利治兵。其失次,有应见房。岁早,旱;晚,水。
《天官书》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所著,收录于《史记》中,主要介绍了古代的天文知识及占星体系。此篇作品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价值,也反映了古人对星辰与自然现象的深刻理解和观察,以下是对原文的逐句翻译和注释:
岁阴左行在寅:岁星(木星)按特定顺序在天空中运行,其运行轨迹为岁阴,即每年岁星所经的方位。根据天象,岁阴左行意味着岁星在东方出现,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岁星右转居丑:岁星在天空中的另一次出现位置为丑位,表明岁星在这一年中转向西方,象征着秋季的来临。
正月,与斗、牵牛晨出东方:指的是正月时,当新月出现在东方时,与北斗七星以及织女星一同在黎明时分从东方升起。
色苍苍有光:新月初升时,其颜色通常为苍青色并伴随着光亮,这是太阳初升时的自然景象。
其失次,有应见柳:如果岁星的运行顺序发生偏差,则可能预示某些自然灾害的发生,如“有应见柳”指可能会遇到干旱等天气。
岁早,水;晚,旱:根据季节的不同,岁星的出现预示着不同年份的气候情况,岁星提前出现则意味着当年可能会有较多的雨水,反之则可能干旱。
岁星出,东行十二度,百日而止,反逆行:岁星在夜空中向东行经十二度后,停止不动,之后会再次逆向运行一段距离。
逆行八度,百日而止,复东行:岁星再逆向运行八度后,又会停留一段时间,然后再次向东移动。
岁行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率日行十二分度之一:岁星一年中会在天空中移动大约三十度十六分度之七的位置,其平均速度相当于太阳每天行走十二分度之一的距离。
通过对《天官书》中天文现象的描述及其背后含义的分析,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人对宇宙自然规律的认识及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这不仅是对古代科技和文化的一种探索,也是对人类智慧的一种颂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