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梁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旷远者千有馀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尚书曰,舜在璇玑玉衡,以齐七政。遂类于上帝,禋于六宗,望山川,遍群神。辑五瑞,择吉月日,见四岳诸牧,还瑞。岁二月,东巡狩,至于岱宗。岱宗,泰山也。柴,望秩于山川。遂觐东后。东后者,诸侯也。合时月正日,同律度量衡,修五礼,五玉三帛二生一死贽。五月,巡狩至南岳。南岳,衡山也。八月,巡狩至西岳。西岳,华山也。十一月,巡狩至北岳。北岳,恒山也。皆如岱宗之礼。中岳,嵩高也。五载一巡狩。

译文:自古以来接受天命成为帝王的人,何尝不进行封禅呢?大约没有必需的吉兆、瑞应就忙着行封禅礼的人是很多的,而从来没有出现封禅必须的吉兆、瑞应却不到泰山去的。即使已经接受了天命并完成了功业,到了梁山时却没有德行与之相配,有了德行之后却没有时间去做这些。因此即便有事情要做也很少见到。根据《正义》,“封禅”的意思有两种说法:一是在泰山上封土为坛来祭天,称为封;在泰山下一处小山上清理出一块地面来祭地,称为禅,合称封禅。 二是认为祭天的册文叫做“封”,祭地的文稿叫做“禅”。

注释:自得宝鼎,指的是获得宝物如鼎,与公卿诸生商议封禅之事。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馀,曰:“封禅者,合不死之名也。”秦皇帝不得上

赏析:司马迁在《史记·八书·封禅书》中详细记录了中国古代帝王封禅的历史和礼仪。通过这篇文献,可以了解到古代中国对于祭祀天地、祈求国家安定和帝王长寿的重视程度。文章通过对历代帝王封禅活动的记载,展现了中国历史上对天地神灵的崇敬与敬畏之情。同时,司马迁还通过对封禅礼仪的描述,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宗教信仰和精神文化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