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五帝庙南临渭,北穿蒲池沟水,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于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
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祠以五牢具。
其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
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平吏治,诛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诗:
- 夏四月,文帝亲拜霸渭之会,以郊见渭阳五帝。
- 五帝庙南临渭,北穿蒲池沟水,权火举而祠,若光辉然属天焉。
- 于是贵平上大夫,赐累千金。
- 而使博士诸生刺六经中作王制,谋议巡狩封禅事。
- 文帝出长门,若见五人于道北,遂因其直北立五帝坛,祠以五牢具。
- 其明年,新垣平使人持玉杯,上书阙下献之。
- 平言上曰:“阙下有宝玉气来者。”已视之,果有献玉杯者,刻曰“人主延寿”。平又言“臣候日再中”。居顷之,日却复中。于是始更以十七年为元年,令天下大酺。
- 平言曰:“周鼎亡在泗水中,今河溢通泗,臣望东北汾阴直有金宝气,意周鼎其出乎?兆见不迎则不至。”于是上使使治庙汾阴南,临河,欲祠出周鼎。
- 人有上书告新垣平所言气神事皆诈也。下平吏治,诛夷新垣平。自是之后,文帝怠于改正朔服色神明之事,而渭阳、长门五帝使祠官领,以时致礼,不往焉。
译文:
- 夏季的第四个月,文帝亲自到霸渭之地祭祀,目的是在渭阳五帝庙进行郊祀活动。
- 五帝庙面朝南位于渭水的北岸,通过修建蒲池沟水,设置权火来举行祭祀,仿佛天空中的光辉一样。
- 文帝赐予了贵平(一个上大夫)千金的赏赐。同时让博士和学生研究《易》、《尚书》、《诗经》等经典文献,编写有关王制(帝王统治制度)的规划,讨论巡视和祭拜天地的计划。
- 文帝外出长门宫的时候,在道路的北方见到了五个人影;于是文帝沿着正北方向建立了五帝庙,用来祭祀用五只猪、羊、牛、酒来招待他们。
- 第二年,新垣平派人手持玉杯向皇宫进献,对文帝说:“皇宫下面有珍贵的玉石气息。”经过查看后果然发现了玉杯,上面刻着“人主延寿”,并告诉文帝“我观察过太阳出现了两次”,不久太阳确实再次出现了。因此将十七年改为元年,命令全国庆祝盛大的聚会。
- 新垣平又说:“周朝的宝鼎遗失在泗水之中,现在黄河溢出导致泗水泛滥,我望见了东北汾阴的方向有黄金和珠宝之气,我认为周朝的宝鼎可能会在那里出现?”于是文帝派出使者前往汾阴南边建立庙宇,并在黄河边进行祭祀,希望能从那里得到周朝的宝鼎。
- 有人上书告发新垣平所说的奇异现象都是假的,于是将新垣平抓起来治罪,诛杀新垣平。从此之后,文帝对于更改历法、服装颜色、祈求神明等事情不再那么认真,而渭阳、长门两地的五帝祠就由祠官们按照当时的礼仪去祭祀,但不再亲自前往了。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西汉初期文帝时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和人物。首先,文帝亲自祭祀渭阳五帝庙的活动显示了他对于祖先的尊崇和对于国家治理的关注。其次,新垣平的故事展现了他与文帝之间的互动以及他对天文、地理知识的运用,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对于神秘现象的迷信态度。最后,文中提到的关于周朝宝鼎的传说,虽然最终未能找到,但却成为了后世对此事的各种猜测和讨论的起点。整体而言,诗歌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叙述,展现了汉代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和社会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