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黎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曰:“太师,少师,我其发出往?吾家保于丧?今女无故告予,颠跻,如之何其?”太师若曰:“王子,天笃下菑亡殷国,乃毋畏畏,不用老长。今殷民乃陋淫神祇之祀。今诚得治国,国治身死不恨。为死,终不得治,不如去。”遂亡。

诗句

微子开者,殷帝乙之首子而帝纣之庶兄也。纣既立,不明,淫乱于政,微子数谏,纣不听。及祖伊以周西伯昌之修德,灭黎国,惧祸至,以告纣。纣曰:“我生不有命在天乎?是何能为!”于是微子度纣终不可谏,欲死之,及去,未能自决,乃问于太师、少师曰:“殷不有治政,不治四方。我祖遂陈于上,纣沈湎于酒,妇人是用,乱败汤德于下。殷既小大好草窃奸宄,卿士师师非度,皆有罪辜,乃无维获,小民乃并兴,相为敌雠。今殷其典丧!若涉水无津涯。殷遂丧,越至于今。”

译文

微子启是殷帝乙的长子,同时也是商纣王的哥哥。商纣王即位后,昏庸无道,沉迷于酒色之中,荒废政事。微子多次劝谏,但商纣王都听不进去。当祖伊将周文王(姬昌)的德行和灭掉黎国的事情告诉商纣王时,商纣王说:“老天让我生下来就注定了要灭亡吗?我怎么能做什么呢?”因此,微子认为即使他再怎么劝解,也无法改变商纣王的暴政,决定逃离这个是非之地,于是他问太师和少师:“如果一个国家没有好的治理,那么国家就会混乱,人民也会走上犯罪的道路。我们的祖先纣王沉溺于酒色之中,任用妇人来处理政事,使得商朝的道德败坏。商朝的大小官员都肆意妄为,没有人可以约束他们。百姓们纷纷起来反抗,互相为敌。现在商朝已经走向灭亡,就像一个人在水中没有找到渡口一样。商朝最终灭亡,直到现在还在继续。”

注释

  • 微子:商朝末年的一个贵族,也是商纣王的哥哥。
  • 帝乙:商朝第10代君主的名字。
  • :指商纣王,即商朝的第3位君主。
  • 祖伊:可能是商朝的大臣,向纣王报告周文王的德行和灭掉黎国的事情。
  • 西伯昌:周文王的别名。
  • 黎国:古国名,位于现今中国境内。
  • 太师:商朝的高级官员,负责教导年轻王子和大臣们。
  • 少师:商朝的高级官员,负责协助太师教授年轻人和大臣们。
  • 典丧:管理丧事,引申为管理国家。
  • 涉水无津涯:比喻陷入困境或危险的境地无法自拔。

赏析

这首诗反映了微子启对于商纣王统治下的国家和政治状态感到失望和无奈的心情。通过对商纣王的统治方式、政治腐败以及国家走向衰败的描绘,展现了一个统治者因为自身的昏庸无道而导致国家覆灭的故事。同时,微子启的离开也象征着一种逃避现实、寻求变革的无奈之举。整首诗语言简练,情节清晰,通过具体的事件和人物描写,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及其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