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于是候之,果徙三度。

六十四年,景公卒。宋公子特攻杀太子而自立,是为昭公。昭公者,元公之曾庶孙也。昭公父公孙纠,纠父公子褍秦,褍秦即元公少子也。景公杀昭公父纠,故昭公怨杀太子而自立。

昭公四十七年卒,子悼公购由立。悼公八年卒,子休公田立。休公田二十三年卒,子辟公辟兵立。辟公三年卒,子剔成立。剔成四十一年,剔成弟偃攻袭剔成,剔成败奔齐,偃自立为宋君。

以下是根据您提供的《史记·三十世家·宋微子世家》内容生成的逐句翻译:

  • 原文
    三十七年,楚惠王灭陈。荧惑守心。心,宋之分野也。景公忧之。司星子韦曰:“可移于相。”景公曰:“相,吾之股肱。”曰:“可移于民。”景公曰:“君者待民。”曰:“可移于岁。”景公曰:“岁饥民困,吾谁为君!”子韦曰:“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 译文
    三十年后,楚惠王灭了陈国。火星(荧惑)出现在心宿的位置,心宿是宋国的分野之星。宋景公对此感到忧虑。司星子韦说:“可以移动到相宿。”宋景公说:“相是我的四肢和身躯。”子韦又说:“可以移动到民宿。”宋景公说:“君主是用来依靠人民的。”子韦又说:“可以移动到岁宿。”宋景公说:“年成不好,百姓困苦,我靠谁做君主呢?”子韦说:“天高皇帝远,君王有三番这样的话,火星应该会有所行动。”

  • 关键词解释

  1. 荧惑:火星在古代中国被认为是一颗不祥之星,象征战争和灾难。
  2. 心宿:中国古代将黄道十二宫划分为东西两部分,每部分由七颗星组成,其中心宿是中天最亮的星,代表天子所在之地。
  3. 景公:即宋昭公,宋国的第四位君主。
  4. 股肱:比喻国家的重要支柱或关键人物。
  5. 民宿:指与百姓生活密切相关的星宿。
  6. 岁宿:指与农业和收成相关的星宿。
  • 赏析
    本文通过天文现象来隐喻政治局势的变化和君主的责任。子韦利用古代对星象的神秘理解,向宋景公提出建议,希望他能顺应自然规律,关注民生,以稳固其统治。这不仅展示了古代人们对天文现象的关注,也反映了古人对天命和人事相结合的重视。

《史记·三十世家·宋微子世家》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关于宋国历史的宝贵资料,还让我们看到了古人对于自然和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和哲学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