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以万户都三封太守,千户都三封县令,皆世世为侯,吏民皆益爵三级,吏民能相安,皆赐之六金。”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
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馀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王还,不听秦,秦围邯郸。武垣令傅豹、王容、苏射率燕众反燕地。赵以灵丘封楚相春申君。
”`
诗句释义及译文
- 赵豹出,王召平原君与赵禹而告之。
- 关键词:赵豹, 王, 平原君, 赵禹
- 注释:赵豹离开后,孝成王召集平原君和赵禹来告知此事。
- 对曰:“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王曰:“善。”
- 关键词:百万之军, 攻, 逾岁, 城市邑十七, 王, 善, 此大利, 不可失也
- 注释:回答说:“如果发动百万大军却一年未能攻克一座城池,如今却能坐收城市和土地,这实在是大利,不能错失良机。”孝成王赞同并说:“好。”随后命令赵胜接受这些土地。
- 乃令赵胜受地,告冯亭曰:“敝国使者臣胜,敝国君使胜致命…”
- 关键词:使者, 臣胜, 敝国, 敝国君, 致命
- 注释:孝成王于是命令赵胜接收这些土地,并向冯亭传达了这一信息。
- 冯亭垂涕不见使者,曰:“吾不处三不义也:为主守地,不能死固,不义一矣;入之秦,不听主令,不义二矣;卖主地而食之,不义三矣。”
- 关键词:垂涕, 不见使者, 处三不义, 为主守地, 不能死固, 不义一矣; 入之秦, 不听主令, 不义二矣; 卖主地而食之, 不义三矣
- 注释:冯亭哭泣着不见使者,说道:“我有三个不义之处:一是为主守地却不能坚守到底,二是进入秦国却不听从主上的命令,三是出卖主上的土地而自己享受,这是三种不义。”。
- 赵遂发兵取上党。
- 关键词:赵遂, 发兵, 取上党
- 注释:于是赵国调动军队夺取了上党。
- 廉颇将军军长平。
- 关键词:廉颇, 将军, 军长平
- 注释:廉颇将军驻扎在长平。
赏析
这首诗描述了赵豹、平原君和赵禹向孝成王汇报形势后,孝成王决定接受冯亭的请求,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军事行动。冯亭的三个不义行为成为了他拒绝接受赏赐的原因,而最终的行动导致了长平之战的爆发。诗中通过对话形式展现了赵豹的机智和孝成王的决策过程,同时也揭示了战争背后的复杂政治和道德问题。